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临床观察,研究浮针疗法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的近期临床疗效,并初步浅析其作用机理,为临床诊疗提供思路。方法:收集符合研究标准的青少年近视病例4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浮针治疗方法20例,对照组采用调节放松方法20例。以治疗1次为一疗程,共治疗一疗程。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眼部临床症状各项评分、裸眼远视力、屈光度、矫正视力的变化情况,进行组间及组内比较,综合评估浮针疗法对于改善青少年轻度近视的近期临床疗效。结果:经研究后统计分析,浮针疗法的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4.2%,调节放松方法的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3%,浮针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调节放松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视疲劳改善方面,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可提高裸眼远视力(P<0.05),治疗后治疗组视力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方法均有所降低电脑验光度数和矫正视力至1.0所得屈光度,组内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浮针疗法能明显改善轻度近视青少年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裸眼远视力,其疗效明显优于调节放松方法。在治疗过程中未发生严重不良反应,说明浮针疗法治疗青少年轻度近视的安全性良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