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南斯拉夫在东欧国家中比较特殊,它不属于“苏联类型”的社会主义国家,但却在20世纪80年代末与其它国家同时发生政治剧变。作为前南联盟的主要继承者,塞尔维亚自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开始政治、经济及外交的变革调整,试图向欧盟和西方靠拢,摆脱被西方孤立的不利状态。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塞尔维亚原本与黑山作为统一的国家,2006年开始分离和走向独立的道路。目前看,塞尔维亚政治变革虽有成效,但仍困难重重。从被寄予厚望的“巴尔干之虎”到沦为中东欧地区相对落后的国家,塞尔维亚政治变革困难有其深刻原因,未来亦面临艰巨挑战。本文首先阐述研究动机与目的并回顾相关文献,分析塞尔维亚政治变革的背景,介绍南斯拉夫的历史遗产包括以下几个时期:历史上的南斯拉夫、南斯拉夫联邦人民共和国时期和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时期,分析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前,塞尔维亚国内政治经济面临的情况和问题。随后以时间发展顺序分析塞尔维亚政治变革的历程,梳理了从90年代动荡的南联盟开始到米洛舍维奇从掌权到下台所发生的一系列变革,以及这一系列变革对塞尔维亚国内政治局势甚至国际关系的影响。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1991年至1995年期间,国内三大内战与随之而来的国际制裁对塞尔维亚造成强烈冲击,2000年以后,推土机革命拉开了塞尔维亚政治变革的序幕,塞尔维亚第一任到第五任政府都根据当时政治变革背景做出了抉择。权威的合理化、结构的分离和政治参与的扩大三者构成了现代政体与传统政体的分水岭,同时也是政治组织在政治现代化中的功能所在。从上述角度分析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解体后影响塞尔维亚政治变革的因素。米洛舍维奇的政治尝试开启了塞尔维亚政治权威的合理化进程,一党独大到多党制的转变加速了政党结构的分化,大塞尔维亚主义及民族危机将民族参与扩大化,国际社会其他政治力量的加入进一步加剧了塞尔维亚政治变革的难度和复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