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不成文宪法研究之批判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wpvin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强世功教授在《中国宪法中的不成文宪法》(以下简称《强文》)一文中提出基于对英美宪法学说与宪政实践的分析,主张任何国家的宪政运作实际上都依赖不成文法,进而从中国宪法文本与宪法实践之间的背离问题入手,提出了从不成文宪法的角度来理解中国宪政秩序的新思路。在这一“新思路”的指引下,《强文》着重探讨了中国不成文法的四个主要渊源,即成文宪章、宪法惯例、宪法学说及宪法性法律。此文一经发表,即在学界引起了诸多争议。宪法文本与宪法实践的背离确实是我国宪法研究中的根本问题,宪法文本之外的宪法实践也的确对我国宪政秩序的建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我国作为有成文宪法典的国家,支撑我国宪法主体的一定是成文宪法典,在这样的宪法语境下研究“不成文宪法”问题存在极大的潜在危险。除此之外,“不成文宪法”概念本身的不严谨以及我国宪法传统与文化的缺陷也决定了不成文宪法的相关理论不适合中国的宪政实践。因此,研究我国宪法实践与宪法文本背离的问题,应置于成文宪法的主导下进行,考虑如何使背离宪法文本的宪法实践更契合宪法文本,而不是盲目地将这些宪法实践冠以“不成文宪法”的名头,否则,相关研究将极有可能导致为违宪行为张目的后果。在综合各学者对我国不成文宪法研究的基础上,本文分别从理论基础、渊源类型、方法论三个具体的方面对中国不成文宪法的研究进行批判。戴雪和惠尔等英国宪法学家关于不成文宪法的理论是《强文》的立论基础,因此,对《强文》理论基础的批判也重点置于对戴雪和惠尔宪法观的分析上。通过分析“不成文宪法”这一概念在戴雪和惠尔的宪法理论中的真正地位和“不成文宪法”的概念界说来说明《强文》理论基础存在的瑕疵及“不成文宪法”这一概念本身的不严谨性。在不成文宪法渊源类型的批判上,主要围绕《强文》所列举的几种渊源类型进行,重点置于宪法惯例这一渊源类型。指出我国目前所谓的“不成文宪法渊源”其实并不具备现代宪法学意义上宪法渊源的基本属性。在方法论的批判方面,强调宪法社会学积极意义的同时,指出该方法的运用应有限度,在有成文宪法典的我国,规范宪法学同样具有重要作用。
其他文献
在对家蚕功能基因筛选中获得一条长844 bp的基因序列,其编码蛋白与一种富含甘氨酸和精氨酸的核仁小分子RNA结合蛋白(glycine and arginine-rich nucleolar protein,Gar1p)的同
《手敕太子文》是汉高祖刘邦病危时写给长子刘盈的一封敕书,以父亲和帝王的身份,临终向儿子谆谆告诫:要读书、要用贤、要治理好天下。这封敕书在历代帝王敕书中非常具有代表性,也是一篇很好的家训。  刘邦在敕书中写道:“吾遭乱世,当秦禁学,自喜,谓读书无益。洎践祚以来,时方省书,乃使人知作者之意。追思昔所行,多不是。”  刘邦称自己当年不爱读书,是因秦始皇禁书,自己也就觉得读书无用了。后来终于明白读书的重要
沈阳市皇姑区延河社区散体楼较多、楼龄偏长、房屋老旧、公共设施老化等问题突出。2015年9月,社区在散体楼小区实行居民自治,在以“和谐大院”命名的党支部带领下,探索总结出了党组织在居民自治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新经验。  探索自治管理新模式。在开展自治中,和谐大院党支部结合实际情况,探索出了“12345”———和谐大院居民自治管理新模式,即强化一个核心:强化党支部在和谐大院建设中的核心地位;打造两支队伍:
<正>目前,社会上很多行业都在应用"互联网+"的工作模式,提高了办公效率。西藏自治区电力行业职业技能鉴定覆盖面广,涉及7个地市,由于一些客观因素,给信息的传送与反馈带来诸
侵权法同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活动息息相关,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复杂,不可避免地导致侵权法适用的领域也在日渐拓宽。现代过错侵权理论认为,并非
<正>1.坡地割草机该机轻巧、灵活方便、重心低、能在30度坡地上任一方向正常作业,适合所有山区、丘陵、树篱下和狭小地带作业。该割草机上还可配备多种农机具,拆下切割器部分
目的探讨血液灌流在救治小儿急性中毒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7年08月~2018年08月本科收治的小儿急性中毒患儿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进行血液灌流治疗,同时根据电脑随机的方式
采用杂交、回交、系统分离育种方法,育成了适合长江流域夏秋蚕饲养的家蚕新品种湖&#183;滨&#215;明&#183;光。经实验室多年夏秋季饲养鉴定,新品种的虫蛹率与对照品种9&#183;芙&
【正】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被誉为现代世界伟大的社会发明之一,在经济研究领域中受到广泛重视。英国剑桥大学的理查德&#183;斯通教授因为在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方面做出了重
【正】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八字方针以后,我国经济建设的指导思想有了一个根本的转折,开始走上了一条速度比较实在,经济效益比较好,人民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