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对称斜拉桥索力计算方法及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nyueemo11223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斜拉索是斜拉桥不可或缺的受力构件,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斜拉索的索力值又是评估拉索结构安全与否的重要参数。在工程实际中,斜拉桥的索力多用频率法进行测量,当斜拉索未安装减振器时,将采集的频率代入索力简化公式,得到的索力满足工程要求;但是当斜拉索安装上减振器后,此时将采集的频率代入索力简化公式计算得到的索力较实际索力误差较大,表明索力简化计算公式已满足不了安装了减振器的斜拉索的索力计算。本论文以某独塔双索面非对称斜拉桥为工程背景,对无减振器拉索自由振动的解析解分析以及一般边界条件下的索力计算公式分析,同时分析考虑抗弯刚度时的索力计算公式,并用实际工程数据来对比考虑抗弯刚度的索力计算值与不考虑抗弯刚度的索力计算值;用能量法推导带减振器的斜拉索索力计算公式,并用实际工程数据来验证公式,采用有限元软件建立全桥空间有限元模型,计算分析温度效应对索力的影响;同时模拟斜拉索断索,并分析斜拉索断索工况下对索力的影响。通过对工程实例及有限元模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对于该种类型的非对称斜拉桥的斜拉索而言,实际工程中可忽略抗弯刚度的影响。(2)用能量法推导的索力公式是正确的,是满足实际工程要求的。(3)非对称斜拉桥不同位置的拉索因温度效应产生的索力不同。在整体升降温的作用下,靠近主塔的斜拉索索力变化较大;在主梁梯度温度的作用下,钢主梁八号索索力变化最大;在主塔左右侧温差作用下,钢箱梁主梁外侧与混凝土主梁外侧的拉索的索力变化较大;在索梁(塔)温差作用下,混凝土梁一侧拉索受到索梁(塔)温差的影响普遍较大,钢主梁一侧斜拉索受到索梁(塔)温差的影响两边较大,位于中间的影响小。那么在设定成桥索力时,不同部位、不同长度的拉索因温度效应产生的索力变化需要被考虑。(4)当非对称斜拉桥的斜拉索发生断裂时,其主塔会相应的向未断索一侧倾斜一段位移,斜拉索的梁上锚固点距离主塔越远,其倾斜程度越大,相应的其对剩下未断的索的索力影响程度越大;某根斜拉索断裂时,紧邻断索的斜拉索受到的影响最大,这种影响随着与断索之间距离的增加而减弱;当单根索断裂时,发生断索一侧的未断索的索力值要比未发生断索的一侧要大;断双索对索力的影响要比断单索的大。本文研究成果对该类桥梁的设计和施工以及后期运营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随着生产生活中对水资源需求量的大幅度增加,由水资源产生的供需矛盾也日渐增长,并且由于长距离调水工程的老化、腐蚀和人为等带来的管道泄漏事故时有发生,为了提高供水工程
背景和目的双气囊小肠镜(double balloon endoscopy ,DBE)在世界各地广泛使用,但是成人和老年人之间诊断率的比较仍然比较匮乏,本研究比较成人与老年人中因不明原因的消化道出血和不完全性小肠梗阻行DBE检查的诊断率和安全性。探寻接受DBE的小肠肿瘤(small bowel tumors ,SBTs)患者所具有的临床特征,并比较DBE与其他诊断手段的临床价值。方法本文回顾性分析了
火山渣是一种在火山喷发过程中岩浆通过火山通道,经高温燃烧喷出后冷却形成的矿渣状多孔岩石,它来源广泛、价格低廉、方便开采,且具有耐腐蚀、耐酸碱、渗水性好等工程性质。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突破,在现代通信系统中,电磁波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而在战场环境中,由于探测技术的空前发展,各种新型雷达被研究发明出来,因此飞行器、舰船的隐身性能
以太阳能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蓬勃发展,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动态安全域(Dynamic Security Region,DSR)的研究方法也已经很成熟。大型光伏电站并网必然会给电力系统的安
制造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能源。从机加工工件的角度出发,减少其机加工过程的能耗,是实现制造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工件机加工过程的能耗本质上
大挠度空间机械臂是航天领域的一种常见的装置,被用来执行一些航天器的舱外抓取、搬运和自我检修等任务。这种装置造价昂贵,抗干扰能力弱,在执行较为精确的任务时,容易受到外
本研究是通过构建新型杂交酵母菌株来达到降低酒中乙醇含量、提高酒中的香气和风味的目的。迄今为止,未见利用原生质体融合进行低醇增香型酵母选育研究的报道。本试验以实验
纤维复合材料(FRP)有着优越的机械强度及物化性能,在工程加固领域应用广泛。由于其初期强度难以加持,故采用预应力的思想以得到良好的早期受力效果。目前由于机械张拉装置的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不断加快,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劳资关系也趋于多样化,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也在劳资关系领域产生,导致企业侵害员工利益经常发生。国家针对劳资关系也在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从之前的《劳动法》到如今的《劳动合同法》,这些都是国家通过法律法规层面来规范劳动力市场、缓和劳资矛盾和维护社会经济增长运行的举措。《劳动合同法》是建立在《劳动法》基础之上完成的,《劳动合同法》在经济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