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庸”是儒家重要的思想观念,是中国古代人们的理念和行为准则,随着社会的发展,中庸思想已经逐渐演化成扎根于中华民族内心的民族文化传统和社会行为准则。古代大儒以先哲们“尚中”的思想为出发点,由孔子最早发明了具有伦理道德意义的中庸思想,它在孔子思想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贯穿于孔子整个思想体系之中,内涵极广,既是指导孔子认识社会的世界观,又是他处理社会问题的处世哲学。中庸思想极具广泛兼容性,经孔子后学——子思及子思后学(以《中庸》为蓝本)的充分继承和发挥,使其上升到形上宇宙论、本体论的高度。后得到孟子、荀子的全面接受和大力阐发,中庸思想又经历了成长、成熟的发展过程。再经程朱等宋儒的理学化、心学化改造,中庸思想被纳入理学体系,并最终形成兼顾形下方法论意义和形上本体论价值的完整思想体系。中庸思想是儒家哲学的精华部分,它是至高的道德标准和普遍的方法论原则。在当今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下,儒家中庸思想对于践行科学发展观,落实科学决策、民主决策等方面也具有不可忽视的借鉴价值和现实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通过阐述孔子如何创立中庸思想;孔子后学——子思及子思后学如何继承和发展孔子的中庸思想;孟子、荀子、《易传》如何使中庸思想逐渐走向成熟;程朱又是如何通过对中庸思想进行理学化、心学化的改造,将中庸思想最终塑造为一个兼顾形下方法论意义和形上本体论价值的完整思想体系。旨在利用完整的中庸思想体系解释和纠正被异化的中庸,为构建和谐社会确立深厚的思想根源。本文的研究方法是以文献研究法为主,首先通读了《论语》、《易传》、《中庸》《孟子》、《荀子》、《二程集》等古代经典文献,并搜集、整理了近现代及当代学者有关注释大儒中庸思想的著作,后以按图索骥的方式研究、学习了上百余篇关于中庸思想的学位、期刊论文及科学报告.通过对文献的研究和学习,最终明晰了儒家中庸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历程,还原了兼顾形下方法论意义和形上本体论价值的中庸思想完整体系。本文的研究内容及创新点:本课题以儒家中庸思想为研究对象,进行深入的阐述与研究。完成这一课题任务,主要有以下几个章节:一、孔子的中庸思想;二、孟、荀、《易》“中道观”;三、中庸思想系统化;四、中庸思想的影响。本文的创新点是通过系统梳理、总结儒家的中庸思想的发展历程,试图塑立一个兼顾形下方法论意义和形上本体论价值的中庸思想理论体系。最终,利用这个完整的中庸思想系统全面、辩证地纠正当前被异化的中庸观并阐述中庸思想对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