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家经济飞速发展,大量基础设施以及房地产项目开工建设,极大地改善了人们的生产、生活条件,所有这些硬件设施的改善,都离不开水泥和石材的利用,这些水泥和石材的原材料就取自大自然的天然山石。为改善经济条件,当地政府部门曾默许山下附近的村民通过开办石料厂、水泥厂,于是大量水泥厂和石料场出现在济南南部山区的山体周边,经多年的无序开采,好多山体遍体鳞伤,近年来政府加大监管力度,关停了这些采石场和石料厂,但是留下的大量破损面严重影响了地质地貌形态结构、自然景观生态环境,与省会城市的形象和生态环境建设的目标极不协调,因此,政府决定对这些破损山体进行生态修复。南部山区破损山体属于济南市确定治理的58座山体的一部分,南部山区自然环境优美,就是济南市的后花园,济南市的绿肺,南部山区破损山体的修复至关重要。本文在深入调查了南部山区破损山体现状及相关环境概况的基础上,参与破损山体生态恢复工程方案设计、施工质量控制、施工进度控制以及工程款支付等环节,选取南部山区六个标段的破损山体生态修复实例,开展生态修复设计方法的汇总分析,并对恢复后的效果进行跟踪调查,拍照记录,通过实景效果对比并借助模糊数学方案优选方法进行科学分析,最后得出山体基部覆土回填方法和挂网喷播方法比较适合南部山区的破损山体整治,在北方同类型山体条件治理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推广价值。本次山体治理共采取四种方法:削坡开平台施工技术方法.、砌筑鱼鳞坑施工技术方法、山体基部覆土回填施工技术方法、挂网喷播施工技术方法。文中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将各种方法的具体施工工艺进行详细介绍,除有文字性说明外,还附有施工做法的剖面图,使得这些具体的施工方法被介绍的更加直观易懂,分别在各种方法后面插入现场实景照片,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这四种方法在各个山体的应用情况是有的山体只用了一种方法,有的山体是两到三种方法的综合应用,分别针对各种方法在不同山体的应用情况进行详细分析说明,对各种方法应用前后的整体效果进行对比和评价。从立面遮挡度、种植密度、景观层次感、植物品种多样性、季相变化、施工养护成本、可持续能力七大类指标出发构建破损山体生态修复效果评价指标体系,然后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