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可持续发展蓬勃发展的背景下,作为其主要实现载体的生态工业园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并积累了一定的研究成果。但由于种种原因,获得大力支持的生态工业园环境行为对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提升作用却并不突出,严重制约了这种新型生产方式的可持续发展,而有限的资源也迫使我们必须更加优化资源配置。因此,通过研究环境行为与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水平间的关系,为园区实现健康稳定的可持续发展献计献策成为学术界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鉴于此,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生态工业园环境行为及其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关系进行研究,以期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首先,通过对相关文献与研究成果的梳理与挖掘,分别识别出生态工业园环境行为要素与可持续发展水平要素,并以此为基础构建出本研究的概念关系模型,提出相应的假设;其次,以所识别出的要素为基础进行量表开发,通过问卷调查获得要素数据,并利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因子分析以得出环境行为与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主要结构要素;通过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法,本研究发现环境行为对可持续发展水平具有正向作用,具体表现为:在工业生态园所采取的环境行为中,“基本环境行为规范”、“循环经济知识普及”、“产业共生构建”和“关键种企业的引导”能有效提升园区的可持续发展水平,其中“基本环境行为规范”对经济发展绩效的作用最大;“产业共生构建”对园区环境绩效的作用占据主导地位;“基本环境行为规范”和“循环经济知识普及”为社会绩效提升的贡献最大;再次,为了更深入地了解环境行为与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间的关系,本文对具体环境行为与园区可持续发展水平的作用关系与作用程度进行了研究,以期能够为有效提升园区绩效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对策建议。所得研究结论如下:对园区经济发展绩效和社会绩效具有正向作用的关键环境行为有:开展区域开发环境影响评价、加强对园区公众环保意识和对循环经济理念认知的培训、设定入园新企业和新产业的条件限制、选择适合园区可持续发展的管理体制、园区通过区域ISO14001环境管理体系认证、加强对园区公众有关环保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在园区范围内进行有关循环经济和环保知识的公共宣传;对环境绩效具有正向影响的较为突出的关键环境行为包括:为产业共生构建中的各个具体环境行为实践,从大到小依次排序:园区企业间副产品交换、园区企业间的能源梯级利用、园区企业之间的信息共享、园区企业之间的水循环利用、园区企业与外部供应商的环保性合作、园区企业与外部客户间的环保性合作、园区内形成多样性的生态产业链、园区构建企业之间的副产品及废物交换网络平台;最后,根据上述研究结论,本文提出了园区应加强各项环境行为的实施力度、根据各园区经济发展绩效、环境绩效和社会绩效的发展程度不同,对环境行为所包含的具体环境行为实践的实施程度上有所区分、把握好关键性因素与次要性因素的不同作用、提供政策与资金支持等对策建议,希望能为我国生态工业园区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