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橡胶/硅树脂复合微粉的研究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ll_b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通过四甲基四乙烯基环四硅氧烷(Vi-D4) 与八甲基环四硅氧烷(D4) 共聚,将双键引入聚硅氧烷线型分子,以过硫酸钾(KPS)引发双键交联得到一定交联度的硅橡胶乳胶粒子。以此为种子乳液进一步反应,使甲基三甲氧基硅烷(MTMS)在种子乳胶粒表面反应形成硅树脂壳层,得到硅树脂包覆硅橡胶的核-壳乳胶粒子。将得到的硅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研究了硅橡胶粒子和核-壳粒子改性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以十二烷基苯磺酸钠为乳化剂、硫酸为催化剂,进行D4与Vi-D4阳离子开环共聚,得到了聚硅氧烷乳液。比较了超声预乳化和机械搅拌预乳化对预乳液粒径分布、聚合反应动力学及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发现超声预乳化聚合中同时存在小液滴成核和胶束成核;用超声预乳化得到的乳液稳定,最终转化率较高。研究了单体比例、聚合温度、催化剂浓度和乳化剂浓度对聚合动力学及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通过色谱分析计算得到D4与Vi-D4共聚的竞聚率分别为rD4=1. 3572;rVi-D4=0. 3583,并对共聚物组成随转化率的变化进行了预测。研究了预聚物中Vi-D4配比、温度及KPS加入方式对硅氧烷预聚物交联及乳液粒径分布的影响。Vi-D4配比增加,温度升高都使硅橡胶的凝胶分率增加;60℃时乳液粒径分布较宽,而90℃时乳液平均粒径较大。KPS与H2SO4同时加入使凝胶分率下降。研究了工艺条件对核-壳粒子形成的影响,中性条件和弱酸弱碱条件下MTMS凝胶反应较为缓和,乳液稳定。MTMS质量分率较大时乳胶粒之间容易聚并。采用单体预溶胀法得到的乳液平均粒径与预测值的差别比半连续滴加法大。透射电镜观察证实了核-壳结构的形成。橡胶改性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表明,改性环氧树脂的弯曲模量、弯曲强度和断裂伸长基本上低于纯环氧树脂,并随橡胶粒子质量分率的增加而减小;两种改性环氧树脂的冲击强度都大于纯环氧树脂,并在橡胶粒子质量分率10%的时候出现峰值;改性环氧树脂的机械性能随硅橡胶的凝胶分率增大而增强。电镜图片表明,纯环氧树脂断裂面呈现明显的脆性断裂,而改性环氧树脂为韧性断裂。核-壳型粒子在环氧树脂中的分散性能比硅硅橡胶粒子好,质量分率较高的时候尤为明显。
其他文献
由于氟原子具有电负性大、原子半径小、C-F键短、键能高等特点,使得含氟聚合物材料表现出一些特殊的优点,如具有很好的化学惰性、表面性能和光学性能等。利用氟原子的这些特
遗传学实验题是应用遗传学知识探究遗传现象的实验题,笔者把该部分知识作一个简要的归类,以求学生对这方面的知识有深刻的认识,寻求解题规律,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提出了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DDS)技术应用到连续波相位式激光测距系统中的整体设计方案,讨论了DDS技术和相位式激光测距的基本原理和特点,并对DDS的杂散性能进行了初步分析.在
四逆汤出自东汉末年医圣张仲景《伤寒论》,原方主要治疗阳虚阴寒内盛之少阴寒化证。现代对四逆汤在临床应用的疗效观察和大量的动物实验研究均表明,四逆汤对高脂血症、动脉粥样
利用植物培养物进行生物转化已经成为植物细胞生物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将成为21世纪生物有机化学和生物技术研究的重要结合点.文章综述了植物培养物生物转化系统的发展、优
随着互联网时代、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面到来,人们的日常生活已经变得越来越互联网化。人们通过互联网购物、支付,通过互联网聊天、沟通,通过互联网进行投资、融资,等等
目的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Treponema pallidum subsp.pallidum,TP)引起的一种危害性极大的全世界流行的性传播疾病(STD)。采用基因工程抗原建立的酶联免疫吸附实验(ELISA)实验
急性右心衰竭合并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是ICU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成功地管理ARDS患者的复杂血流动力学是成功救治患者的关键,右心功能是ARDS血流动力学稳定性的薄弱
信息共享作为供应链管理研究的一个重要方向,一直受到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信息共享可以有效地减少供应链中存在的不确定性和信息不对称,降低“牛鞭效应”,在降低成本的同时提高最终
青春期是指由儿童向成年人的过渡时期。在此阶段,机体会出现一系列形态、生理和心理的变化,这些变化都是在中枢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控制下,特别是在性腺的影响下完成的。为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