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LIF在脑缺血中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研究

来源 :第二军医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j112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脑卒中,主要由缺血性脑卒中和出血性脑卒中组成,其中87%的脑卒中患者为缺血性脑卒中。脑卒中一直以其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威胁着世界人民的健康。大量研究表明脑卒中发病机制错综复杂,涉及炎症、凋亡、细胞毒性、氧化应激等多种环节,其中脑缺血引起的炎症反应和神经细胞的凋亡和坏死是引起脑卒中患者脑细胞死亡,进而导致脑组织病变的重要机制。因此,寻找具有抗炎和抗神经细胞凋亡的防治药物具有深远的科学价值和重要的社会意义。单核细胞迁移抑制因子(monocyte locomotion inhibitory factor;MLIF),是一种具有热稳定性的五肽。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发现MLIF可以显著降低大鼠、小鼠脑缺血模型的脑梗死面积,并发现MLIF可以与脑微血管内皮细胞(b End3细胞)中真核翻译延长因子1A1(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 A1,e EF1A1)结合,作用于e NOS的3’-UTR来上调e NOS蛋白的表达,进而降低粘附分子ICAM-1和VCAM-1的表达水平,发挥对脑缺血的保护作用。为进一步探讨MLIF的脑缺血保护作用机制,本课题拟进一步在神经细胞和整体动物水平研究MLIF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为脑卒中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结果:1.我们分别运用氧糖剥夺(oxygen and glucose deprivation,OGD)和缺氧缺糖复氧(OGD/R)的方法建立人神经母细胞瘤细胞SH-SY5Y体外缺氧/复氧模型,分别采用MTT实验,LDH实验,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方法检测MLIF对氧糖剥夺后SH-SY5Y细胞的生存率和凋亡率的影响。结果显示我们建立的OGD模型成功诱导了细胞的损伤,并确定缺氧6h为较佳缺氧时间;MTT实验结果显示MLIF可以显著升高OGD以及OGD/R后细胞的生存率(P<0.01);LDH实验结果显示,MLIF可以显著改善OGD诱导的神经损伤(P<0.01);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33258染色实验结果显示,MLIF可以显著改善由于OGD以及OGD/R引起的细胞的凋亡和坏死(P<0.01)。2.我们运用western blot实验检测MLIF对OGD后SH-SY5Y细胞内凋亡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我们发现在OGD后的SH-SY5Y细胞内,p-JNK、p-p38、p-ERK、p53、cleaved caspase3、cleaved caspase9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显著升高(P<0.01 or P<0.05),给予MLIF处理后,相比于模型组,p-JNK、p53、cleaved caspase3和cleaved caspase9蛋白的表达显著降低(P<0.01 or P<0.05),p-p38和p-ERK的表达未发生显著变化。以上结果表明,MLIF可以通过抑制p-JNK/p53凋亡通路来抑制OGD诱导的神经细胞凋亡。3.利用pull-down实验寻找MLIF在大鼠原代神经元细胞和SH-SY5Y细胞内的结合蛋白。通过蛋白之间的pull-down实验,及SDS-PAGE和考马斯亮蓝染色,发现MLIF的结合蛋白分子量约为50KDa,取特异性蛋白条带进行酶解结合质谱鉴定找出MLIF在细胞中的特异性结合蛋白,比对数据库中肽段匹配数并对比分子量,确定50KDa的蛋白e EF1A2(eukaryotic 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2)为MLIF在神经细胞内的结合蛋白。我们运用western blot的方法在原代神经元细胞和SH-SY5Y细胞上做了进一步验证。为了进一步验证MLIF与该靶点蛋白在神经细胞内的结合,我们运用免疫荧光技术采用激光共聚焦显微镜观察,发现FITC-MLIF与e EF1A2在SH-SY5Y细胞的胞浆内存在共定位。以上结果表明MLIF在神经细胞中特异性结合的蛋白为e EF1A2。4.利用siRNA技术,在SH-SY5Y细胞中转染e EF1A2 siRNA,检测MLIF对OGD诱导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MTT实验结果显示,相对于NC阴性对照组,e EF1A2基因干扰组细胞生存率显著降低(P<0.01);流式细胞术和Hoechst 33258染色检测细胞的凋亡,结果显示相比于NC阴性对照组细胞凋亡率,e EF1A2基因干扰组细胞凋亡率显著升高,细胞核固缩严重,凋亡细胞数显著增加(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 EF1A2基因干扰后MLIF抑制凋亡蛋白p-JNK/p53的作用减弱(P<0.05)。5.利用大脑中动脉阻断(middle cerebral artery occlusion,MCAO)法制作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研究MLIF对于脑缺血动物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及其机制。实验分为假手术组、模型组和MLIF组,尼氏染色检测手术后7天,14天和28天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细胞形态,用相应的检测试剂盒检测手术后7周动物血清内氧化应激指标SOD和MDA以及炎症因子IL-1β和TNF-α的变化,Morris水迷宫实验检测各组动物的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变化;结果显示,MLIF可以改善大鼠脑缺血后大脑皮层和海马区神经元形态,并提高动物的记忆能力,升高SOD的含量,降低MDA和炎症因子IL-1β、TNF-α的含量。结论:1.MLIF可以显著提高氧糖剥夺后SH-SY5Y细胞的生存率,抑制氧糖剥夺诱导的细胞凋亡和坏死。2.MLIF在SH-SY5Y细胞中与e EF1A2相结合,抑制p-JNK/p53信号转导通路从而减少OGD诱导的细胞凋亡。3.MLIF可以通过减少大鼠缺血再灌注恢复期大脑皮层和海马神经元损伤,并改善脑缺血再灌注导致的记忆损伤,升高SOD含量清除氧自由基,降低MDA含量抗脂质过氧化,降低炎症因子IL-1β、TNF-α水平来发挥神经保护作用。
其他文献
中药产品的质量控制一直是中药现代化研究领域的重点和难点问题。本课题以复方半边莲注射液为具体研究对象,围绕中药质量分析技术方法学创新研究命题,对中药产品质量控制方法做了较深入地探索。复方半边莲注射液由半边莲、半枝莲、白花蛇舌草三味药材组成。根据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下发的《中药注射剂指纹图谱研究的技术要求(暂行)》和2005年版《中国药典》,本课题对复方半边莲注射液指纹图谱和其安全性方面进行了重点研究,
目的:日蟾蜍它灵(CS-6),属于中药蟾酥中所含有的蟾蜍甾烯内酯类化合物。前期研究表明CS-6在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和炎症反应中具有良好效果。但目前CS-6对血管新生的影响及其潜在的分子机制还了解甚少。本实验主要探讨CS-6抑制VEGF诱导人脐静脉HUVECs细胞的增殖、管形成能力以及血管生成的分子机制。方法:本实验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日蟾蜍它灵(CS-6)对VEGF诱导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
目的:在医学生物化学的教学改革过程中,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出来,从而提升教学开展的质量,为医学院开展课程改革教学提供参考.方法:对生物化学教学从理论、实验课两方面的
随着“互联网+职业教育”的提出,要适应职业教育的发展需求,就必须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改进教学方式、方法,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法和教育理念.近年来,随着雨课堂、云课堂智慧职教
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发展,教育事业受到了人们的广泛重视,各种新型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为教师展开大学的英语教学提供了更加有效的帮助.随着科学技术时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