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高中英语课程教学的重要内容,阅读教学是提高学生阅读技能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途径。支架教学理论为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的创新性构建与应用提供了理论基础。本研究以支架教学理论为基础,以教学设计理论和维果斯基“最近发展区”理论为指导,首先通过文献研究、问卷调查、实地访谈和课堂观课等方法对高中英语阅读教学现状进行研究,发现当前高中英语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过于重视教师讲授而未能充分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过于注重文本的细节分析而对材料的整体把握不足、过于强调教学结果而对学习过程和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有所欠缺等问题。其次,在分析支架教学理论与高中学生心理发展特征及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构建契合度的基础上,尝试性地提出了基于支架教学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该模式由理论基础、教学活动设计和教学评价与反思三个基本要素构成;其中,教学活动设计包括教学目标与学生特征分析、情境创设、搭建支架与自主学习三个主要环节,教学评价与反思建议采用课堂观察、成长记录袋及形成性评价等策略。为了检验该模式的有效性以及对其进行修订和完善,本研究在汉台中学开展了近一学期的教学实验。实验结果反映出,在实验班运用该模式后,处于中上学习水平的学生在阅读成绩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方面均有显著提高;但英语阅读学困生在上述方面的提高并不显著。综上,本研究认为,基于支架教学理论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模式有助于彰显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和教师的教学引导作用,更为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综合语言运用能力,有效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结合上述观点及学困生的实验结果,本研究总结启示如下:教师应着力搭建基于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适宜性支架;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支架的搭建方法;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建立积极的课堂教学合作关系;注意引导学习支架的发展和迁移。最后,在对研究工作进行总结反思的基础上,提出将如何兼顾教学支架的普适性与针对性的问题作为本研究的后续探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