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电低频辐射源三维定位及云内放电过程的观测研究

来源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nakegm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然界中绝大多数闪电都是从雷暴云中起始,闪电发展和传输的初始阶段也是在雷暴云内完成,此外,云对地闪电的继后回击、不同类型回击间放电过程等均由云内放电所激发或启动的,因此,认识闪电云内放电过程对于深入理解闪电的发生条件、形成机理和传输机制等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由于受到云体遮挡、探测距离等因素的影响,对闪电云内放电过程进行直接光学测量难度较大。相比于甚高频闪电定位技术,低频信号的闪电辐射源三维定位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探测范围大、脉冲极性可识别等优点,可以有效弥补光学探测手段和甚高频定位技术的不足,目前已成为云内放电研究的主要手段之一。本文基于中科院山东人工引雷基地,建立了低频辐射源三维闪电定位网,自主设计了采集系统,通过提出的Chan与基于Tent映射多尺度变异粒子的双群粒子群(Double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DPSO)相结合的定位算法,实现了闪电云内放电的高精度三维成像。利用采集的闪电三维定位数据和人工触发闪电同步观测资料,对人工引雷对地放电脉冲的云内过程,自然闪电初始放电过程和具有不规则辐射特征的先导过程的发展特征与物理机制进行了研究分析。主要内容和结论如下:采用闪电双时基数据采集模式(ABA),实现了单通道大幅值闪电信号的高采样率触发采集和完整信号的低采样率连续采集,既保证了闪电数据的获取效率、也兼顾了数据的完整性。通过设置FIFO缓冲区、设计数据采集实时监控软件和双时间戳技术,使所建立的闪电探测定位网各测站数据采集系统具有较高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提出了Chan与基于Tent混沌映射的多尺度变异粒子的双群PSO结合的定位算法(Chan-DPSO)。分析了Levenberg-Marquarelt(LM)算法对不同精度初始值优化拟合效果的影响,将Chan和DPSO结合,解决了拟合过程的“早熟”及优化结果对初始解精度依赖等问题,提高了闪电三维定位效率和精度。通过模拟仿真实验将Chan-DPSO和Chan-LM算法进行对比,当各测站的时间误差超过1.6μs时,Chan-DPSO具有更高的定位精度。利用蒙特卡罗仿真实验,得到闪电三维定位网观测站密集区水平和垂直方向的误差均小于200m,闪电定位网西北方向区域的水平定位精度优于东北方向区域。研究了闪电信号和定位数据的处理方法,实现了低频辐射源闪电三维高精度成像。采用噪声脉冲识别的信号处理方法,将不能被滤波器滤除的干扰波形剔除,获得准确闪电脉冲。设置卡方阈值,对比卡方筛选定位结果,实现了闪电初始放电过程、K过程、梯级、直窜先导等云内放电过程的高精度三维成像。通过人工触发闪电“引流杆”位置对闪电定位数据精度进行评测,得到平均水平误差为104.9m。利用DBSCAN聚类算法,对闪电辐射源聚类并进行三维拟合,拟合曲线可以表征闪电通道蜿蜒发展的特征,提升了闪电速度计算的精度,此外,还获得了闪电不同发展阶段各分支的传输速度及演变。利用2005-2017年人工引雷通道底部电流观测结果,研究人工引雷对地脉冲放电特征,得到回击,初始连续电流脉冲,M分量的峰值电流、上升沿、转移电荷以及半峰宽度的几何平均值分别为11.9kA、0.19kA、0.4kA;0.71μs、462.8μs、207μs;0.89C、0.36C、0.19C;14μs、845μs、267μs。利用闪电辐射源定位确定了M分量的三类云内放电过程,其中一种罕见的M分量是回击上行波短暂中断,之后通道中的残余电荷被重新激活形成的;观测到云对地混合通道放电的云内过程内,云内混合放电会影响回击脉冲的电流波形,影响的因素是混合放电的持续时间以及混合放电通道的电流强度。通过低频辐射源闪电三维定位数据,研究了闪电初始放电过程,分别得到上行初始先导(Upward Initial Leader,UIL),下行初始先导(Downward Initial Leader,DIL)的三维速度为:9.8×104-1.4×106 m/s和1.1×105-1.2×106 m/s,均值为:4.2×105 m/s和5.4×105m/s,扰率平均值为:1.1×10-3和9.7×10-4,曲率平均值为:2.2×10-3和2×10-3。发现UIL发展的“蜿蜒”程度要大于DIL。研究了闪电初始先导分叉发展特征,采用初始放电脉冲的幅值与上升沿之比,有效的将初始先导主要发展方向相关的辐射源和其他辐射源进行区分,发现初始先导主通道、分支通道以及针状先导的发展步长均约200 m;初始先导发展开始或中间阶段,可能会出现分叉现象。研究了具有不规则辐射特征的先导发展过程,引入样本熵量化先导电场的不规则度,根据样本熵特征,将具有不规则辐射特征的先导分为三类:先导发展后期熵增大或减小,发展中期熵稳定。结合低频辐射源闪电三维定位将先导辐射信号的不规则度变化与先导发展特征进行联系,发现先导的分叉发展会增加其辐射信号的不规则度,先导通道的电离程度也是影响先导辐射信号不规则度的重要因素。
其他文献
西北太平洋热带气旋(TC)强度的气候变化及归因是一个有争议的科学问题。目前全球气候模式对海盆尺度的TC强度长期变化的模拟能力低,大部分研究基于观测或理论定性地从大尺度环境场角度来理解TC强度的气候变化,但仍然没有能够解释出对应变化的机理。本文改进了一个适用于西北太平洋气候变化研究的TC强度模式,评估了TC强度资料的相对可靠性和再分析资料中大尺度环境因子的变化差异,在此基础上将改进的强度模式沿着观测
热带气旋(Tropical Cyclone,TC)的快速增强(Rapid Intensification,RI)通常与高海温、弱垂直风切变(Vertical Wind Shear,VWS)以及较高的对流层中低层湿度等大尺度环境因素相关。近期研究发现,在有些偏强的垂直风切变(VWS200-850 h Pa>10 m s-1)环境下TC仍可发生RI。由于中国南海地区的登陆TC强度预报经常受到RI的挑战
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对局地不同时间尺度海气变化有着重要影响。本文利用观测资料与ECHAM5大气模式输出资料等,采用统计分析和动力学诊断方法,系统地研究了夏季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季节内至年际尺度变化特征,得到:(1)西北太平洋异常反气旋是局地大气跨尺度共同模态。经20天低通滤波后对印太海域对流层高低层风场进行EOF分析,揭示夏季印太地区大气低频主模态为热带季节内振荡(ISO)模态。EOF分析得到
地磁暴,作为典型的灾害性空间天气事件,对中高层大气的影响是非常显著的。利用 Thermosphere Ionosphere Mesosphere Electrodynamics General Circulation Model(TIMEGCM)模拟了 2002年4月日冕物质抛射(Coronal Mass Ejection,CME)导致的地磁暴期间中间层-低热层(MLT)温度以及风场在全球对磁暴的
飑线作为典型的中尺度对流系统之一,伴随的强降水、大风,甚至冰雹等灾害性天气经常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巨大的损失,对其发生发展机制的研究以及提高数值模式对飑线系统的预报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观测研究表明,江苏省北部是中国东部飑线发生频率最高的地区,灾害性天气影响江苏、安徽、上海等经济发达和人口稠密的地区。本研究选取了2009年6月14日发生在此处的一次飑线过程个例进行研究,因为此次过程强度较大、影响较
本文利用1981~2010年、2011年5月、6月的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ERA-interim再分析资料,全国741个台站逐日降水资料和南海夏季风爆发时间序列,计算湿位涡(MPV)、对流有效位能(CAPE)、倾斜对流有效位能(SCAPE)、水汽通量、水汽通量散度等物理量,运用数理统计结合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研究夏季风影响下我国南方暴雨的气候特征及其与对称不稳定之间的关系,取得主要结论
印度洋偶极子(Indian Ocean dipole,IOD)是年际时间尺度上热带印度洋海表温度的东西向偶极子模态,它既可以由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Southern Oscillation,ENSO)遥强迫产生,也可以通过热带印度洋海盆内海气相互作用产生。本文在揭示IOD建立机制和增长机制的基础上,分析了ENSO强迫变率和独立于ENSO变率对IOD时空演变过程的影响。从观测分析和
在全球变暖背景下,冰冻圈受到了显著的影响。北极海冰减少,青藏高原(下称“高原”)积雪减少,但在高原西部地区,近二十年来冰川略有扩张,高海拔地区积雪面积没有大范围地减少,这表明高原西部冰冻圈出现截然不同的气候响应,高原西部积雪气候变化是否与北极海冰存在联系是值得探讨和研究的科学问题。本文使用卫星观测的积雪和海冰数据、再分析数据和大气环流模式,采用多种统计分析方法,探讨了冬季高原西部积雪与北极海冰的年
南极地区的地表能量分配与转换不仅对当地的天气和气候变化发挥着重要作用,还可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影响全球。但由于南极地区恶劣的自然环境,和受限于之前较为落后的技术手段,开展观测试验非常困难,导致观测资料较为缺乏,特别是通过涡动相关法精确测量地表能量平衡方程中的湍流感热和潜热通量数据。另一方面,由于涡动相关观测系统覆盖度较低,目前仍无法获取足够的数据用于天气和气候模式中。因此,提高基于Monin-Obu
随着空间技术和遥感技术的发展,合成孔径雷达(Synthetic Aperture Radar,SAR)以其高分辨率、全天时和全天候的特点,逐渐成为海面风场观测的重要手段,从而为全球海洋风能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提供高空间分辨率的风场数据。然而,目前基于C波段星载SAR海面风速反演研究中还存在一些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如现有SAR风速反演模型的全球普适性,重采样的空间分辨率对SAR反演风速的影响,不同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