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问题研究

来源 :上海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bs3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社会正处于转型加速时期,伴随着外来人口的急剧增加,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基本公共服务供给、市民化等问题成为了改革与研究的热点。作为为城市建设、经济社会发展贡献颇多且具有较高知识水平的青年群体,在居留上海、社会融入时的问题却少有关注。上海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等方面作出了许多工作,但是,由于制度、文化、个人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城市中无法享受与本市居民同等的公民权,无论是在社会行动上还是社会认同上,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群体与城市社会都有着较大的隔离,出现边缘化倾向,使部分青年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的社会融合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劳动力迁移过程,而是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群体在政治、经济、社会以及文化心理层面的城市适应过程。本文首先回顾了国内外关于移民社会融合的相关研究,其次,运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法对于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在城市的融入现状以及影响其社会融合的因素进行了分析,认为公共服务不均等是致使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无法顺利融入城市社会的主要障碍。由于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无法享受与城市居民同等的就业、住房、教育、培训以及社会保障等公共服务,造成了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群体与城市居民之间的心理隔离,使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缺乏对城市社会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不利于劳动力的转移与市民化。最后,本文从公共服务均等化视角出发,从转变政府治理理念、改革和完善相关制度、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公共服务供给方式等方面提出了促进我国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对策建议,从而推动高学历青年流动人口社会融合的实现。
其他文献
为进一步提升国有企业的发展质效,科学应对国有企业运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风险,不断增强国有企业自身的市场竞争能力.本文以财务风险作为研究对象,从多个层面出发,系统化分析
在低轨天基预警卫星(STSS)24星构型配置条件下,对弹道导弹ICBM全程飞行过程中可见预警卫星数多于2颗,用最小二乘几何弹道一次定位及扩展卡尔曼滤波(EKF)算法,提出了基于观测噪声估计方差最小的可见星最优选星原则。仿真结果表明:与不进行选星方式相比,用该选星原则进行弹道导弹弹道重构计算可满足在最小限度占用监视预警卫星资源条件下,获得更高的弹道重构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