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讨价还价时的语言策略对于成功的商务交际至关重要。以往的研究多侧重从语用学及跨文化等视角探讨商务语言交际,本研究旨在描述分析汉语商务交际中的讨价还价的基础上,探索汉语商务交际中讨价还价中的意义传达机制,以及评估语言博弈模型在汉语商务交际中讨价还价语料分析中的有效性,以期能够填补从未有研究人员通过语言博弈理论来分析汉语讨价还价的研究空白。本文将通过观察和参与的方式收集在日常汉语商务交际中事实发生的讨价还价个案,以结合博弈论和语用学理论的语言博弈论为理论框架,运用语料分析的研究方法对经过筛选后的讨价还价语料进行分析,以期回答一下研究问题:(1)为什么讨价还价双方通常使用非直接的语言策略?(2)讨价还价双方在使用非直接语言策略的同时,如何保证意义的正确传达?(3)买卖双方通常使用什么讨价还价啊策略?(4)影响讨价还价语言博弈结果的因素有哪些?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为了维护面子以及保持在讨价还价博弈中的优势,讨价还价双方通常倾向于使用非直接的语言表述方式来讨价还价。而为了保证意义在这样非直接的语言交际中能成功传达,讨价还价双方必须考虑构成语境的各个因素,而其中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讨价还价双方的动机。影响讨价还价博弈结果的因素主要包括讨价还价双方的权位,接触,情感以及语言能力和讨价还价经验。在汉语讨价还价中,买方通常使用批评,抱怨和承诺等讨价还价策略,而卖方主要使用恭维这一策略对买方进行劝说。尽管前人提出的语言博弈模型存在着缺陷,但它们确实能为汉语讨价还价分析提供新的视角和新的方法。虽然本研究存在一定的局限和不足,但作者仍然希望本文能够扩展语言博弈理论的应用范围,推进语言博弈研究在中国的发展。另外,作者还希望本文的分析和结论能提高买卖双方的语言水平和讨价还价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