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程序升温还原法制备了氧化铝负载磷化镍催化剂,通过H2-TPR、XRD、N2-吸附脱附、CO吸附、H2-TPD、NH3-TPD、EDS和邻二氯苯(o-DCB)加氢脱氯(HDC)反应评价等方法,考察了氧化铝载体的焙烧温度对负载磷化镍催化剂结构及HDC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800℃以下焙烧时γ-Al2O3晶型未发生变化,而经900℃和1000℃焙烧后γ-Al2O3分别转变为θ-Al2O3和α-Al2O3。随氧化铝载体焙烧温度提高,催化剂前驱体中P与Al2O3之间相互作用减弱,P的还原难度降低,有利于形成富磷的磷化镍,催化剂体相组成由Ni3P-Ni12P5转变为Ni2P,且磷化镍的结晶度提高。随着氧化铝载体焙烧温度提高,磷化镍催化剂的CO吸附量先增加后减少,其中Ni3P-Ni12P5/Al2O3-700和Ni3P-Ni12P5/Al2O3-800的CO吸附量最高。载体焙烧温度提高,催化剂表面P含量减少、暴露的Ni位增多,CO吸附量增大;然而,焙烧温度大于900℃时,催化剂比表面急剧减小、磷化镍的分散度降低,CO吸附量减小。载体焙烧温度低于1000℃时,催化剂表面吸附氢和溢流氢的数量均差别不大。随载体焙烧温度升高,催化剂表面弱酸中心呈现减小趋势,中强酸中心数量先增加后减少。随氧化铝载体的焙烧温度提高,催化剂的HDC性能呈现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与Ni3P-Ni12P5/Al2O3-550相比,Ni3P-Ni12P5/Al2O3-800催化剂具有较多的活性中心、较完整的磷化镍晶体结构及较强的抗氯中毒性能,从而具有较佳的活性及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