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α-羟基16α,17α-环氧黄体酮(简称HEP)是一种重要的激素药物中间体。工业上,HEP通过微生物转化16α,17α-环氧黄体酮(简称EP)制得,过程转化率约为40-45%。为解决工业生产中存在的HEP和EP分离难、收率低、产品质量不稳定等问题,本文对HEP和EP的分离工艺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建立了将萃取与溶析结晶耦合的“萃取溶析结晶”工艺,以及“浸取-结晶”和“浸取-吸附”集成的分离新工艺,并成功应用于HEP和EP的分离纯化。根据HEP和EP分子与晶体结构的相似性,提出了HEP和EP在溶液结晶过程中形成了固体溶液型混晶的假设。通过设计实验制备出了不同质量比的HEP/EP混晶产品,并采用XRD、DSC以及HPLC等表征手段证明了该假设的正确性。从而说明结晶法分离纯化HEP和EP必须靠多级结晶完成。测定了HEP和EP在8种纯溶剂和不同组成的甲苯-氯仿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研究了溶液热力学,特别是EP和HEP相对溶解度对于结晶纯化HEP的影响。发现同一溶剂中,EP相对于HEP的溶解度越大,结晶所得HEP纯度越高,氯仿-甲苯混合溶剂最适合HEP的分离纯化。对开发新型分离HEP和EP工艺进行了探索性的研究。提出将萃取分离与溶析结晶分离相耦合的萃取溶析结晶技术并成功应用于HEP和EP的分离。进而研究了对原料进行浸取分离的预处理方式,将浸取过程与溶析-蒸发结晶过程组合,通过一次浸取预处理,再两次重结晶实现了HEP的分离纯化,该工艺较工厂分离工艺减少两次溶解,两次结晶和一次过滤操作,节约成本25~30%左右。此外,还对经过浸取分离预处理后的原料,经溶剂溶解后进行吸附分离的浸取-吸附分离工艺过程首次进行了系统研究和优化。对吸附分离过程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和优化。根据溶解度数据以及溶解度参数等理论,选择甲醇作为溶剂,氯仿作为洗脱剂,非极性大孔吸附树脂为吸附剂的吸附过程来实现HEP和EP的分离。通过吸附热力学与动力学数据的测定和关联,筛选树脂,优化了工艺条件;采用固定床吸附实现了HEP和EP的分离。吸附分离与原料的浸取预处理相结合,采用一步浸取一步吸附即可实现HEP和EP的分离,此工艺方案亦表现出很大的工业应用潜力。同时针对固定床吸附分离HEP和EP过程,完成了数学建模和模拟求解,为以后工业放大提供了基础模型依据。上述有关研究内容尚未见国内外文献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