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相关因素分析及预防策略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rankcome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瑞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究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不同的术中预防措施的效果。结果335例术中未行预防措施的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患者平均年龄为63.6±11.9岁(26-91岁),其中男性患者230例(68.66%),女性患者105例(31.34%)。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为5.37%(18/3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与吻合口距离肛门的距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BMI、术前合并肠梗阻、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保留左结肠动脉、保护性造口、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圆形吻合器直径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位吻合(P=0.020,OR=5.983,95%CI:1.331-26.885)是吻合口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在吻合口出血组中显著增高(P<0.001)。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779例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结果显示,术中加固缝合吻合口是术后吻合口出血的保护性因素(P=0.012)。结论低位吻合是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吻合口出血可能增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中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其中,吻合口加固缝合是一个较好的预防措施。
其他文献
咳嗽变异性哮喘(CVA)又名隐匿性哮喘或过敏性咳嗽,属小儿哮喘的一种类型,也是小儿慢性顽固性咳嗽最常见的原因之一[1],易被误诊为慢性支气管炎而延误病情.全国名老中医邱志楠
2型糖尿病是一种由多因素引起的代谢性疾病,以高血糖、胰岛素抵抗为主要特征。2型糖尿病的发病率持续增加,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健康问题之一。研究表明,过量活性氧(reactive
<正>"前概念"指学生对将要学习的概念在先前的生活与学习过程中已经形成的认识与观念。了解学生的"前概念",是引导学生理解数学概念的基础。如何才能准确地了解学生的"前概念
为提高ICU护士对职业危害的认识,提高职业防护意识,从生物、化学、物理和社会心理等方面对职业危害进行论述,以引起有关领导和护理人员的重视。
为适应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快速响应用户需求,协同产品开发成为当今设计与制造领域的主流产品开发趋势。这种开发模式加强了全球化生产中各参与成员的交互性,通过跨区域
本文从秦入手,探讨了西汉举报立法的渊源.汉承秦制,西汉在继承前代的基础上又有新的发展,对举报犯罪问题作了完备的法律规定.
随着经济全球化、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不断深入,世界各国越来越意识到科技创新带给国家的巨大进步,不断加大科技投入,力图抢占科技竞争的战略制高点。开展高校协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