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发生吻合口出血的相关因素,并制定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瑞金医院胃肠外科行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的病例的临床资料,结合单因素及多因素分析,探究术后吻合口出血发生的相关因素,并探讨不同的术中预防措施的效果。结果335例术中未行预防措施的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患者平均年龄为63.6±11.9岁(26-91岁),其中男性患者230例(68.66%),女性患者105例(31.34%)。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率为5.37%(18/335)。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与吻合口距离肛门的距离有关(P<0.05),与性别、年龄、BMI、术前合并肠梗阻、术前新辅助放化疗、术前血清白蛋白水平、术前癌胚抗原(carcinoembryonic antigen,CEA)水平、保留左结肠动脉、保护性造口、肿瘤直径、肿瘤分期、圆形吻合器直径无明显关系。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低位吻合(P=0.020,OR=5.983,95%CI:1.331-26.885)是吻合口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在吻合口出血组中显著增高(P<0.001)。回顾性队列研究分析779例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患者结果显示,术中加固缝合吻合口是术后吻合口出血的保护性因素(P=0.012)。结论低位吻合是腹腔镜辅助直肠前切除术后吻合口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吻合口出血可能增加吻合口漏的发生率。术中干预可有效减少术后吻合口出血的发生,其中,吻合口加固缝合是一个较好的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