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对英语专业学生在连贯语流中的功能词弱化进行了实证研究。功能词的弱化是语音学习过程当中十分重要却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部分。即使作为英语专业的学生,也无法很好的掌握功能词的弱读。因此,本研究从功能词的弱读入手,探究英语专业学生弱读的掌握情况,以期对语音教学有所启示。通过对比分析,对英语专业学生功能词的弱化和标准发音进行对比。在研究中,时长和共振峰是主要的参数。实验对象是陕西师范大学18名英语专业的学生,其中6人为大一新生,6人为大三已过专业四级考试的同学,剩下的6人为大四一过专业八级考试的同学。在材料中涉及的17个功能词,at,of,the,to,as,and,his,an,but,been,for,her,we,shall,than,them 在普通的口语中超过 90%的情况下要以弱读形式出现(Gimson,1981).用Cool edit将读取的材料录音,实用语音分析软件Praat进行标注,通过SPSS和Excel对时长和共振峰数值进行分析。本实验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连贯语流中,英语专业学生功能词弱读的产出状况如何?2)英语专业学生功能词弱读的产出与其英语水平是否相关?如果相关,功能词弱读形式的习得顺序是什么?数据分析结果如下:1)英语专业学生功能词弱读的产出状况令人十分失望。依据材料A,在24种弱读式中,三个实验组的正确率分别为16.67%,20.83%和20.83%。依据材料B,在12中弱读式中,三个实验组的正确率分别为16.67%,33.33%和33.33%。2)英语专业学生功能词弱读的产出状况与英语水平有一定的相关性。依据材料A,三个实验组的正确率分别为16.67%,20.83%和20.83%。依据材料B,三个实验组的正确率分别为16.67%,33.33%和33.33%。3)弱化的三种形式为元音央化,元音时长的缩短以及元音或辅音的脱落。依据材料A,三种形式的习得顺序未取得。依据材料B,从易到难的习得顺序为元音时长的缩短,元音央化以及元音或辅音的脱落。本研究的发现为英语专业学生学习英语的弱化提供了一种新的视角,并对英语作为第二语言的教学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