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片的真实性和审美性探究——兼谈毕业作品《粉墨青春》的人物塑造

来源 :重庆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idatian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人物纪录片的创作中,“人”是作品的灵魂与关键,塑造真实典型、具有社会意义的人物形象是一部优秀作品的核心艺术诉求。通常认为,纪录片人物形象的塑造应以生活真实为基础,同时应力求层次丰富饱满,使其具有高度审美价值。如何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中实现作品审美价值,以及创作中真实性与审美性的关系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本文结合多部优秀纪录片及毕业作品《粉墨青春》,从纪录片人物形象塑造的概念、方法等多个角度出发,试分析纪录片中人物形象塑造的真实性与审美性,探讨创作者提升作品审美价值的方法和手段。
其他文献
城市纪录片作为人文社会纪录片的一种,以城市为主要拍摄对象或以城市为背景,叙述与城市有关的故事、历史或讲述发生在城市中的故事,或直接介绍城市的纪录片类型。本研究主要聚焦于城市纪录片中的城市记忆建构。城市记忆是人们在相同的共同体中长期生活所形成的对本体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记忆。而城市记忆在城市纪录片中的表达,使得城市纪录片的内涵更加丰富,情感表达更加的强烈,呈现方式也更具表现力。本论文将探究城市记忆建构在
学位
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对科学实验的演示与幼儿进行的科学探究不仅有助于幼儿直观地认识科学现象、学习科学知识,还可以促进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与探究能力的发展。而科学教具是教师演示科学实验和引导幼儿进行科学探究的重要载体,教师根据幼儿的发展水平与科学教学内容制作并运用适宜的科学教具,能够有效提高科学教学活动的效果。基于此,本文通过调查幼儿园科学教学活动中自制教具的运用现状,分析教师自制教具运用的影响因
学位
随着VR技术也在不断的迭代,相应的AR、H5、CG建模、区块链等技术也在不断的出新,在5G商用的大背景下,网络时速不再成为VR新闻发展的桎梏,VR新闻在技术融合的背景下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VR新闻这一新的新闻形式,集合了文字、图片、声音、视频、数据等多种媒体形式,在增强新闻表现效果的同时,也使新闻的叙述特征和结构更加复杂和多元化。笔者主要以VR新闻为叙事分析的对象,从后经典叙事学的视角寻找其叙事的
学位
纪录片具有观照社会现实的功能,它的本质属性与所具有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对女性生存状态的记录,通过对女性形象的关注和分析,对农村女性形象的呈现,来丰富农村女性形象,引导人们对农村女性的生存发展空间多加关注,实现自身的使命与传播价值。在绪论部分,首先介绍了女性题材纪录片中的农村女性形象的研究背景、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聚焦女性生存空间,影射农村女性形象,明确农村女性形象的重要性。第二部分,对女性题材纪录片
学位
2016年12月国家教育部门颁布了《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它清晰的阐释了培智学校的课程目标与内容,为教学实施提出具体建议,为教学评价提供参考依据。它标志着我国特殊教育的发展迈向了一个新阶段,同时也为特殊教育学校未来的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然而,时至今日,各地关于《培智课标》的实施现状如何、阻碍因素是何却不得而知。特殊教育课程标准的实施现状关乎着未来特殊教育事业发展的质量水平,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关
学位
<正>高考改革的深入对高中政治学科的影响很大,以前政治备考都是复习教材中的内容,教师照本宣科地进行讲解,适当地给学生拓展。如今,政治备考需要结合社会热点、生活实际、现代观念、学科素养等,这对学生带来了新挑战,只有突破传统的思维观念,树立正确的备考理念,才能在备考中脱颖而出,提高学习效率。在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高中政治备考需要注意以下四个方面:政治认同、民主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因此,高中政治教
期刊
互联网的发展让曾经陷入僵局的中国纪录片找到新的出路,网生纪录片的产生并被认可,标志着中国纪录片开始进入网生时代。为了符合互联网网民的观影喜好,纪录片的创作者们从创作阶段就不断地去寻找符合网络特征的创作方法。年轻化的表达方式,不拘一格地解说运用,平民化视角的题材选择以及富有“网感”的内容形式等都成为了互联网传播环境下纪录片的全新特征。热门纪录片题材的深耕,火爆纪录片IP的后续营销,虽然可以更深挖掘互
学位
多元共治是德国教育治理的基本特征。多种利益主体在相关程序和机制中都有利益表达的机会,并参与治理过程。这些利益主体可分为三类,即政府机构、教育机构和产业界机构。这三类机构不仅代表着不同利益,而且也同时代表着三种不同文化。政府机构代表行政文化,教育机构代表学术文化,而产业界机构则代表工业技术文化。基于这三种文化,不同主体在参与德国教育治理中形成了不同特征。这三种文化有互补的一面,也有相互冲突的一面。它
期刊
2020年,是中国易地扶贫搬迁收官之年,中国创造的扶贫奇迹即将迎接和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的伟大日子。如何“稳得住、能致富”成为了更为关键的两大难题。此类重要社会现实题材亟待纪录片将之传达给观众,从而助推扶贫攻坚工作。然而,当下此类题材社会现实纪录片或趋于主题宣传,其宏大叙事风格难以满足观众需求,或流于碎片化客观纪录,缺乏深刻主题的自然表达,其中,关于易地扶贫搬迁政策的关照仅停留在对农村农户搬
学位
人物纪录片的核心——“人”一直都是艺术创作的焦点、中心。人物纪录片作为纪录片中重要的一种类型,受到越来越多创作者们的青睐。创作者通过对人物日常生活、真实经历、生存状态的客观记录,保证真实性的原则上,运用视听语言的表现方式呈现个体或者群体不同的人生风景。“叙事视角”顾名思义就是叙事过程中所处的角度、位置、视点等。在人物纪录片中,选择恰当的视角有助于叙事的展开。无论是选择单一的叙事视角贯穿全片,还是选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