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儿化一直以来都是一个颇有争议的语音教学点,儿化不仅在民族共同语的普及中存在争议,在对外汉语的教学中同样也存在着很大的争议。现有的情况是在现代汉语教学中儿化处于现代汉语教学的重要地位,在对外汉语教学语音部分中儿化同样是作为对外汉语的教学的重难点存在,因此本文在语音实验以及ABX听辨实验的基础上探寻对外汉语儿化教学中的有效教学方法。在自身经历的对外汉语教学过程中,发现了英美两国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在学习儿化时,儿化的发音与汉语为母语的学习者有着明显的不同,其中有六组相似的音节,它们儿化后的差异更为明显。在此认知基础上,通过语音的声学实验来探究英美两国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与汉语为母语的发音者在儿化韵音长以及卷舌色彩上的差异。ABX听辨实验通过设立六组最小对立对,设计听辨实验词表进行听辨实验。通过汉语为母语的发音人读词表,留学生进行选择的听辨实验,以便探求留学生对于相似的两个音节的儿化有没有完全掌握;通过留学生自读自听自辨的听辨实验来发现留学生在汉语学习的过程中,在二语习得的过程中,有没有区分词表中最小对立对的能力。通过语音实验可以看出,英美两国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的儿化韵音长上普遍比汉语为母语的发音者音长要长;在卷舌色彩方面,通过提取留学生与汉语发音者的第三共振峰即F3,在进行归一化的基础上可以得出,留学生的卷舌色彩总体上要比母语为汉语的发音人卷舌色彩淡。通过听辨实验可以得出,不论是留学生的自读自听自辨还是中国发音人读留学生进行听辨,在六组儿化词中,都存在一定的错误率,因此,儿化对于英美两国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来说是语音学习中的一大难项。在清楚地了解到英美两国英语为母语的初级汉语水平留学生在儿化方面的难点后,加之与学生的进一步分析讨论,对所出现的偏误进行有效分析,最终服务于教学,提出较为有效的教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