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市场上缺乏抗病性好、商品性突出、瓜条整齐,既耐低温又耐弱光、在弱光条件下生育能力较强的、适合保护地栽培的高光效黄瓜新品种。以此为契机,我们利用优异的黄瓜种质资源,育成国内首个集优质、丰产、抗病、广适、耐弱光、耐低温于一体的设施黄瓜新品种津优35号。并育成兼抗多种黄瓜主要病害,抗早衰,适合长周期栽培的黄瓜新品种津优36号。两个新品种集优质、丰产、多抗、适应性强等特性于一体,表现出了显著的丰产、稳产优势,即可满足生产者的需要,又可满足消费市场的周年供应和品质需求,有效促进了我国设施栽培种植结构调整和品种更新换代,改变了我国保护地黄瓜长期缺乏主栽品种的局面。摸索出一套“参与式”的推广流程,其宗旨是:推广部门和农民一起参与到推广品种过程中来,共同为推广工作献计献策。它的好处在于:充分调动农民的积极性,更好的因地制宜、有的放矢,创造了广阔的选择空间,营造了一种双向推广的氛围。这种推广方式使农民不是单一的接受要推广的品种,而是主动选择适合自己的品种,这样更有利于新品种的推广。培育科技示范户和示范基地,确立以点带面的良种示范体系,在国内蔬菜种业界首次实行了产品经理人制度,确立了合作共赢的推广模式,并实现产品全程信息化管理,建立了育、繁、加、销一体化的良种推广转化体系,实现了新品种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大规模推广。利用上述推广模式,黄瓜新品种津优35号,津优36号发挥出了增产增效优势,产生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津优35号早熟、前期产量高,商品性好,最高产量达3.18万kg,平均亩产值3万元,最高产值6.05万元。市场售价在不同时期高于同类品种0.20-0.60元/kg。津优36号抗逆、抗病性强,适应性好,可明显减少农药使用量,有利于降低生产成本,达到节能省工的目标,亩生产投入减少200元左右。2008-2012年累计推广174.4万亩(116267公顷),新增总产量212234.53万kg,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6.27亿元,5年累计直接经济效益达9088万元。新品种在天津地区累计推广13.47万亩(8980公顷),新增总产量16546.8万kg,新增社会经济效益3.6亿元,占天津市设施黄瓜面积的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