秸秆还田条件下冬小麦高产高效的氮素管理与调控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lx1988061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陕西关中平原是典型的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区,玉米秸秆还田后种植小麦是作物秸秆管理的主要方式。以优化秸秆还田条件下的小麦养分管理,实现作物增产和肥料增效为目标,本文采用尼龙网袋与15N同位素交叉标记法,设置秸秆还田条件下,小麦不施氮和施氮两个处理,研究还田秸秆的氮释放及对土壤供氮和小麦氮吸收的影响。同时,通过2年田间定位试验,设置不同的氮肥用量(0、84、168、252和336kg N/hm2)水平,研究了玉米秸秆还田对后茬小麦籽粒产量和氮磷钾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1、由于土壤氮和肥料氮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在不同区域生产质量差异,给丹参种植基地的合理选择提供理论依据,以便改善药材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保证丹参的药材质量,本研究以商洛多年优选的紫花丹参为研究对象,在陕西省东南西北中不同区域选择六个试验点,分别在大荔、安康、太白、子洲、商州和杨凌,其中以丹参的传统道地产区商洛商州作为对照试验点。通过在这六个不同生态区域布置田间试验,对丹参形态指
学位
在小麦灌浆结实后期,如果旗叶和倒二叶的衰老顺序按照叶片发育的先后次序衰老,即倒二叶先于旗叶衰老,这种衰老方式称为顺序衰老;如果旗叶先于倒二叶衰老,即被称为非顺序衰老。将小麦叶片不同于常规方式衰老的茎称倒置茎,相对的叶片按自下而上衰老的茎则称作正置茎。本论文以温麦19、兰考矮早8、豫麦19的顺序衰老茎(正置茎)和非顺序衰老茎(倒置茎)为材料,比较研究了自然天气和人为控制的干旱条件下生育后期小麦正置茎
学位
小麦是世界上最重要粮食作物之一,然而由于其再生能力差,小麦却是遗传转化成功较晚的一个粮食作物。至今为止,小麦遗传转化仍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课题。小麦类型多样,种质资源丰富,再生能力必定存在一定差异。本研究首先以376个不同基因型的小麦成熟胚为外植体进行组织培养,比较不同基因型小麦愈伤组织的多项生理生化特性,根据小麦愈伤组织再生能力的差异,初步选定与小麦再生能力相关的指标;其次,以筛选的三个高频再生小
学位
小麦磷缺乏是限制小麦生产的一个重要因素,与此同时,锌、铁等微量元素缺乏症困扰着全世界约30亿人口,因此挖掘磷及锌、铁高效种质资源、培育磷及锌、铁高效品种是解决上述问题的重要措施。在本研究中,我们以47份人工合成小麦和107份外缘染色体异附加系小麦为实验材料,采用土培和水培相结合的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了磷及锌、铁效率的筛选,并对筛选出的磷高效材料磷效率的生理机理进行了研究。得到如下主要结果:在苗期有
学位
BNS小麦温敏雄性不育系是河南科技学院利用52-24小麦与BNY-S杂交得到的,可能在未来小麦杂交育种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了探究BNS的育性稳定性、恢复性、与732A的关系及育性相关基因的表达特点,采用BNS分期播种、BNSB与BNS杂交、BNS与680个常规品种(含732A的99个强恢复系)测交、BNS与YS型温敏雄性不育系732A正反交、对BNS和732A花粉发育时期中两个育性相关基因TA1和
学位
本文以小麦幼苗为试验材料,通过水培试验,研究了局部根区水分胁迫下小麦幼苗的生长状况及养分吸收规律以及氮素形态、钙和外源一氧化氮的调控作用,初步探讨了钙和一氧化氮在提高小麦抗旱性中的交互效应。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水分胁迫使小麦生物学性状发生改变,即株高、根长、干物质积累量、相对含水量等发生不同程度的下降,主要矿质养分的含量及积累量也下降。中度胁迫(水势约-0.5MPa)下局部根区供水可显著促进小麦生
学位
普通小麦是自花授粉作物,普通小麦开花时,浆片吸水膨胀,使内外稃撑开,这时花丝急速伸长,花药伸出颖壳并裂开,花粉散落进行授粉。一般普通小麦品种开颖小花可以占到总小花数的60%-95%,普通小麦几乎全为这一形式的正常开花授粉,普通小麦完全闭花授粉是非常罕见的性状,完全闭花授粉能很好的保持小麦遗传种性、增加小麦穗部的生物和非生物协迫抗性,同时,小麦闭颖授粉也是转基因小麦防止外源基因漂移最安全、最经济的防
学位
全球气候变化带来的一个重要影响是干旱胁迫加剧,而水分是影响作物产量最重要的因素。因此,气候变化导致的较高大气蒸发量给农业带来了不可预知的危险。在干旱半干旱地区,为减少水分胁迫,提高作物产量,通常采用不同的集水保水技术,其中不同方式覆盖是一种常见的措施。华北地区及陕西关中地区是中国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主要产区,然而这些地区的年降水量长期分布在400至650mm范围,其中65%的降水集中在玉米生长季,而
学位
本学位论文以黄土旱塬春玉米为对象,通过在长武国家农业生态试验站安排的2年田间试验,主要验证以下假设:(1)不覆盖、覆砂及覆膜栽培春玉米农田水分利用及农田水分平衡不同,而且与施氮量有关;(2)与不覆膜栽培相比,在等量施氮下全膜双垄沟覆盖春玉米栽培农田水分利用效率会更高,但因覆盖会减少水分蒸发的无效损失,因而对土壤水库影响不大。本研究的主要目的在于证明以上假设的正确与否,为黄土旱塬高产高效春玉米栽培体
学位
利用雄性不育杂交制种是油菜杂种优势利用的主要途径,光温敏雄性不育作为细胞质雄性不育和细胞核雄性不育之后又一个重要的杂种优势利用途径,不仅可以通过广泛的恢复系来筛选强优势组合,而且可以通过异地穿梭育种实现“一系两用”,简化育种程序、降低生产成本。目前油菜光温敏雄性不育已经在实践上取得初步成功,湘杂油5号、赣两优2号等两系杂交油菜的推广应用,说明其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但是有关光温敏雄性不育机理的基础研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