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需求与供给研究

被引量 : 96次 | 上传用户:marticab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时代的发展,休闲成为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成为与每个人的生存质量息息相关的重要领域。城市体育空间作为城市空间的一部分,是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的主要物质载体和基础。城市体育空间的优劣程度直接影响到居民参与休闲体育活动的广度、深度以及积极性和有效性。研究城市居民体育行为及需求是确立城市体育发展目标和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的重要依据之一。本研究以城市社会学、城市地理学、休闲学、体育学等多学科理论为支撑,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地理信息系统空间分析、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以上海市为例,对城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的空间需求和供给问题进行研究。主要研究目的是聚焦于城市休闲体育的两个主体“人”与“空间”,探索和了解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考察和分析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质量,提出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整合和布局对策,最终目的是构建符合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的休闲体育空间优化发展模式。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休闲体育活动是城市居民日常休闲活动的一部分,受居民可自由支配时间和休闲体育活动空间的限制。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一方面体现在休闲体育活动方式,另一方面体现在其时空行为差异上。构建一个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体育需求的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系统意义重大。2.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方式和休闲体育需求呈现出多元化和差异化特征。具体表现在居民休闲活动偏好、活动意愿和消费以及时空行为差异上。其影响因素主要是居民个人、家庭属性和社会阶层因素,以及包括休闲动机和空间感知在内的需求心理因素上。3.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的心理动机呈现出等级层次性差异。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行为动机分为两大类:康体保健、休闲娱乐因子代表的是原始需求,而社交、发展、成就认同等动机代表的是高级需求。可以看出,随着居民能力的增加,休闲体育空间行为动机会从原始需求向高级需求的发展。4.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的心理感知呈现出“量”与“质”的差异。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空间行为感知中的可达性感知、可入性感知因子代表的是“量”的需求,而服务、环境、适停性等感知因子代表的是“质”的需求。可以看出,随着居民需求层次的提高,休闲体育空间行为也会从对“量”的需求向“质”的需求的提升。5.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符合城市居民生活方式的一般规律,并呈现出等级化特征。从上海市居民休闲体育时空行为中可以看出,周末休闲体育活动频率高于工作日;等级越高的休闲体育活动持续时间越长,消费水平越高;低等级的休闲体育活动出行以步行为主,到高等级休闲体育活动出行以机动车为主;等级越高的休闲体育活动对应的休闲体育空间等级也越高。时间特征上,城市居民休闲时间即使增多,但有效利用于休闲体育活动的时间依然有限,是阻碍城市居民休闲体育活动需求的主要因素。空间特征上,既表现出传统的近距集中性特征和距离衰减规律性特征,也表现出距离制约因素的弱化,越来越呈现出活动范围的广域化特征。一方面由于人们休闲体育活动偏好的不同,选择不同的活动空间;另一方面由于居民自身活动意愿和活动能力限制选择不同活动空间。6.休闲体育空间具有集聚性、分散性和差异性特征。第一,上海市休闲体育设施具有空间上具有聚集性特征。体现在休闲体育设施聚集于内圈层,还体现在某类设施的聚集于特定区域。包括商业性休闲体育设施聚集于城市RBD或聚集于大型体育设施作为附属经营机构,又如,健身苑等设施在某一区域内过于集中,而在某一区域内过于松散,造成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不能满足更多区域居民的需求。第二,上海市休闲体育设施在空间上有分散性特征。如,社区型休闲体育设施也表现出分散供给的态势,空间布局合理、可达性较好,居民偏好程度较高。第三,上海市休闲体育设施空间布局的合理性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不同类型设施的可达性水平,数量多不一定可达性好。同时,区域之间的设施与人口一致性水平存在差异,可达性好不一定耦合性就好。第四,同类设施之间的吸引力水平存在差异,可达性好不一定有更多的需求。需求层次越高,对设施的区位、环境、服务感知越强。7.提高城市休闲体育设施的可达性水平,满足居民休闲体育多元化需求是未来发展趋势。从上海市整体来看,随着城市的蔓延和人口郊区化,休闲体育供给也将在空间上向郊区倾斜,而随着城郊、城乡、城镇一体化发展,交通环境的改善,居民消费层次的提高,城郊和城区之间的差异将逐步模糊,休闲体育设施供给也将均等化发展。局部来看,居住区型休闲体育设施分布不均衡,且活动方式单一,需要替代设施或多样化的活动空间。社区型体育设施受到居民广泛喜爱,目前的空间布局也较为合理,是未来重点发展趋势。城市大型体育设施和广域休闲体育设施增量幅度小,充分挖掘现有设施的空间潜能和吸引力,提升服务水平,提高服务效率,服务更多的人群是这类设施供给的关键任务。8.城市休闲体育空间发展应以满足城市居民休闲体育需求为首要原则,兼顾区域统筹、公平性与差异性结合、可持续发展等原则,以空间整合和布局模式优化发展。整合优化模式可以从中心地整合模式、RBD整合模式、居住社区整合模式、城市绿地整合模式、滨水空间整合模式、交通环境整合模式等6个方面优化。空间布局可以从满足居民生活的组团式布局、满足居民自然环境需求的带状布局、与城市功能结构相适应的圈层布局、满足居民短期度假需求的广域布局模式等方面优化。综合考虑到未来城市休闲体育空间的发展和现实空间资源结构,认为圈层布局优化是符合上海市未来休闲体育空间发展的理想对策。圈层式优化可以考虑为社区、城区、郊区三个圈层,通过整合、布局模式的组合,构建网络化城市休闲体育空间。本研究得到以下重要启示:1.城市体育设施规划中需要增加数量的同时,必须兼顾休闲体育设施的空间配置,提高公平性与合理性,做到各种类型搭配合理、空间配置得当,满足城市居民对不同类型、不同休闲体育空间提供的功能需求。2.政府部门在休闲体育供给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内居住区和人口分布、人口结构的空间组织、社会分异,充分考虑不同阶层和群体的社会需求,做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使不同阶层群体和不同休闲体育动机的居民能够得到休闲体育空间所提供的各种功能,还要充分考虑居民生活方式、生活时间结构、出行方式结构,做到不同类型休闲体育空间的可达性、可入性,提高城市居民利用空间的机会。3.体育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和“均质化”目标的达成并不是简单的体育空间供给数量的增加,而应该是在体育空间公平性的基础上,满足城市居民多元化、多层次、多功能需求的供给,也是城市体育设施在城市空间系统中的“质”的提高的过程。4.创新性地采用了基于地理信息平台的空间分析手段来研究城市休闲体育空间供给问题,为城市体育空间定量研究创造了可能,也为城市体育空间研究扩展了研究手段。地理信息系统可以在城市体育设施的规划、布局与科学研究领域广泛应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肠道屏障是机体抵御肠腔内病原微生物入侵的第一道防线。流行病学研究表明,慢性心理应激导致肠道屏障功能障碍。重复束缚是慢性应激动物建模的主要方式。低氧诱导因
赛事形象是赛事赖以生存发展的无形资产。利用赛事形象传播赛事文化、推进赛事的传播与发展,是赛事示整体实力的关键,也是赛事举办城市提升自身美誉度、影响力的契机。目前,马拉
武术影视传播是武术传播的一个分支,尤其是在信息化盛行的当今社会,其在武术传播中的作用尤为凸显。少林武术作为中华武术之集大成者,历来受到各种武术题材影视剧的钟爱,以“少林
新疆、西藏等民族地区一部分少数民族的国家认同度不时发生问题,影响了该地区发展,也为国外民族分裂势力的分裂活动提供了某些口实,制约着国家的和谐社会构建。究其原因,政治
柑橘黄龙病的传统诊断方法主要依赖于人眼经验及生化技术,前者凭经验,诊断快,但准确性低;后者准确性高,但效率低和成本高.本文采用高光谱成像技术,获取5种症状柑橘叶片的高光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信息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以知识管理为特征的现代管理模式正在深刻地影响着汽车制造业的快速发展,MIS(管理信息系统)卓有成效地提高了企业的信息资源
电子商务的发展开辟了一条新的购物途径,越多的商品在电子商务平台出售,为了增强用户购物体验,电子商务平台为客户提供了评论平台。随着客户的增加,评论信息数量迅猛增长,并
银行作为主要的金融机构,承担着信用中介的作用,这一作用也决定了其本身具有较强的内在风险性。贷款作为我国商业银行最主要的经营业务和收益来源,所带来的信贷风险自然也是
招标是市场经济中最具竞争力且十分常见的一种采购方式,是企业生产经营的主要环节之一,直接决定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步伐和空间。近年来,随着招投标法律制度的日趋完善,招标法
中国古代婚姻制度经历了杂婚制、群婚制、对偶婚制、父权制一夫多妻制的历史变迁。在对偶婚制向父权制一夫多妻制的过渡中,掠夺婚和买卖婚相继出现,而群婚制末期出现的媵婚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