塔式太阳能热发电超临界流体流动特性与传热规律研究

来源 :西安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esd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技术是太阳能大规模开发利用的主流技术,是我国能源结构优化、实现绿色低碳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塔式太阳能光热发电站中,“光-热-电”能量传输过程需要依靠传热流体来实现,为此开发高性能传热流体对促进塔式技术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近年来,随着超临界技术的发展,超临界流体凭借其优良的流动与输运特性,具备大幅提高塔式光热电站能量转换效率、降低投资和运行成本的潜力,因而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研究。超临界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对能量转换过程具有重要影响,直接决定着整个能量转换系统的效率及安全稳定性。然而,在临界区及拟临界区附近,超临界流体的热物性参数存在着极其强烈的非线性变化规律,使其流动和传热现象复杂多变,其流动传热的机理尚未厘清。本文以两种典型的超临界流体为工质(超临界CO2、超临界碳氢化合物),设计了多套超临界流体流动与传热测试系统,实验研究多种工况条件下超临界流体的流动与传热特性。主要完成的工作及结论如下:(1)开展了超临界CO2在管内的流动传热特性研究,获取常规加热工况及强加热工况下(高q/G)壁温及传热系数分布规律,讨论了压力、质量流速、热流密度等参数对传热的影响。在常规加热工况下,当内壁温高于拟临界温度,而主流体温度低于拟临界温度时,传热系数存在明显的峰值。提出采用液膜温度来预测该峰值,当液膜温度达到拟临界温度时,出现传热系数峰值。当压力越接近临界值,拟临界区域的传热强化现象越明显;在强加热工况下,浮升力显著,整个实验段发生了传热弱化,采用拟膜态沸腾来解释其产生机制。将强加热工况下的实验数据与已有的经验关联式作对比,结果表明,已有关联式无法较好地预测实验数据,为此提出了一个新的超临界CO2传热关联式。(2)研究了超临界碳氢化合物在管内的流动传热特性,讨论了碳氢化合物的传热特征与机理,归纳了超临界碳氢化合物的传热特征和传热区域。将碳氢化合物传热区域划分为层流传热、湍流传热、拟核态沸腾、拟膜态沸腾区以及化学反应区,并分析了每个区域内的传热机理。观测了超临界碳氢化合物传热强化及传热弱化现象,并采用拟沸腾理论来解释其产生机制。拟核态沸腾之所以强化了传热,是因为在浮升力作用下,近壁处流体更容易进入到主流体,而温度较低的主流体也更容易流向热壁面,从而带走更多热量。拟膜态沸腾之所以弱化了传热,是因为此时浮升力被削弱,传质动力减弱,壁面处的低密度流体层无法顺利扩散,由此形成了“汽膜”。获取了碳氢化合物在典型元件内的流动阻力,流动阻力特性与碳氢化合物物性、传热过程等因素密切相关。(3)以超临界碳氢化合物通过小破口的泄漏问题为背景,研究了超临界碳氢化合物的临界流动现象。根据临界流动原理,当高压流体通过小破口泄漏到外部环境时,泄漏处的流动很容易达到临界流动状态,此时泄漏流量只由上游参数(压力和温度)决定,而与下游参数无关。本文测试了超临界碳氢化合物流经直小孔和收缩小孔的临界流量,得到了一批临界流量数据,并计算了临界流函数。结果表明,临界流量与上游压力呈正相关,与流体温度呈负相关,临界流量可按Gcr=φAp0/(?)来预测,根据实验数据建立了超临界碳氢化合物临界流量预测公式。
其他文献
介绍了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多种作业方式的实践,认为全液压钻车作业线仍是21世纪煤矿岩巷掘进机械化的主要发展方向。提出了应以液压凿岩机为核心,提高液压钻车水平,合理确定
目的 探索培养护生记忆品质,提高《护理学基础》教学效果的方法。方法 随机抽取2002级高职护理1班为实验班,护理2班作为对照班,第3学期均采用传统方法授课。第4学期实验班采用培
ICU是收治各类重症及多系统功能衰竭患者,在ICU密闭的环境中,护士不可避免的接触病人的各种体液,分泌物,化学消毒剂和浓度较高的有毒气体,噪音,放射线等多种有害因子,使得ICU
目的研究循环驱动仪预防髋膝关节置换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临床疗效.方法按入院先后顺序将88例接受髋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各44例.实验组采用常规预防措施加
中平能化建工集团建井三处对四矿、十矿三水平千米立井排水系统进行了改造,取消了底阀,利用射流器工作原理来实现对水泵灌注引水,从而减小了吸水管阻力损失,增大了吸水高度,
目的 探讨泡球蚴病小鼠经苦参碱(matrine,Mat)阿苯达唑(albendazole,ABZ)及两药联用治疗后机体的免疫应答状态和小鼠肝酶代谢的变化。方法 泡球蚴病小鼠(AE小鼠)经Mat、ABZ及其联合用
颌骨骨折病人咬合关系紊乱,颌间结扎同定使病人进食方式、食物结构受到限制,导致摄入不足;加之创伤致机体消耗增加,治疗过程相对较长,体重都有不同程度下降.针对病人饮食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