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级区域环境保护税的“互联网+”征收管理研究

来源 :云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bok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税法》在我国正式开始实施的时间为2018年1月1日,是我国目前第一部专门体现“绿色税制”的单行税法,同时,也是第一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明确写入部门信息共享和协作机制内容的单行税法,自实施以来改革红利初步凸显。目前,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互联网以其显著的时代特征和超越传统的科技优势给环境保护税税收征管转型升级提供了难得的发展机遇与严峻的挑战。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访谈法,大量阅读和搜集了我国环境保护税相关政策和征管中存在的问题,并以西部某县环境保护税的征管为案例,结合自身工作实践,对有关文献进行更加细致的分析和研究。通过与税务、环保及企业多方面的沟通与协作,从税务机关、环保部门、企业纳税人的角度对环境保护税征管进行深入探究。环境保护税征管过程中存在的痛点、难点,主要表现为环保部门与税务部门之间缺乏协作;纳税人缺乏申报和缴纳技能;统一高效的涉税信息共享平台尚未搭建使用;企业的遵从度不高;专业技术人才短缺等。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表现为目前我国施行的《环境保护税法》及其实施条例在部门协作与信息共享上作出的规定仅仅是原则性的,没有从各部门的职能划分、信息共享平台的建设运行模式等方面做出具体明确的规定。加之环境保护税为新开征的税种,专业性又要求极高,无论是税务机关还是纳税人要做到与之相适应都需要一定的时间。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多措并举,将思维转变到“互联网+”上来,充分运用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搭建环境保护税征管信息共享平台,强化部门协作,着力提高污染物信息监测水平,将信息共享由数量向质量提高,同时,还必须充实专业的征管人才队伍,优化纳税服务以提高纳税遵从等等。提高环境保护税的征管质效和水平需要多方努力,依托“互联网+”是其中的重要一环,“互联网+”的技术与手段可以充分有效弥补当前环境保护税征管中存在的短板,从而进一步完善环境保护税征收体系,实现税收管理模式的创新。
其他文献
以花生壳为原料,通过活化、部分碳化-磺化过程,制备了具有大比表面积的碳基固体酸(CSALA)。使用N2等温吸附-脱附、SEM、XRD、FT-IR、XPS和酸碱滴定等方法对其进行表征,结果表
近年来.受制于东部地区劳动力紧缺、成本上涨、土地局限等因素.推进我国纺织行业产业转移、结构调整和优化产业布局、促进行业持续发展迫在眉睫。纺织企业产业转移要吸取东部沿
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全球经济发展都进入了一个停滞期,而在后危机时代受到全球经济周期影响我国的经济发展已经脱离了原来的高速增长时期转而进入了“新常态”阶段。不论是在金融危机时期还是在当下的“新常态”阶段,政府的宏观经济调节作用都显得愈发重要,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将从现在起到未来一段时间内成为政府宏观经济调控的政策选择。积极财政政策的实施意味着要通过大规模财政投融资来进行国家建设,但是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