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丸法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后辅助快速康复的疗效观察

来源 :福建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0496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根据中医基础理论,对患有腰椎间盘突出症(LDH)的病人,经采用腰椎后路减压椎间融合内固定术(PLIF)治疗后,术后给予耳穴压丸法辅助康复治疗;通过与非耳穴治疗组的比较,我们可以分析该方法的临床疗效,探讨耳穴压丸法在PLIF术后辅助快速康复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满足筛选标准90例因患有LDH行PLIF术治疗的患者,将其随机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和空白组,每组30例。各组均采用基础镇痛和相同的康复疗法,治疗组加用耳穴压丸法,对照组加用假耳穴疗法,空白组对耳部无任何操作,术后采用VAS评分来评估疼痛程度,记录术后指定时间点的静息和活动(直腿抬高)VAS疼痛评分;用舒适评分(BCS)进行患者满意度评价,记录术后指定时间点BCS舒适度评分;记录每位患者术后第1、2、3天的患者自控镇痛泵(PCA)量和3日内的总按压次数以及距第一次加用PCA的时间段;记录术后一周加用的盐酸布桂嗪注射液剂量;记录术后指定时间点患者自主直腿抬高的角度;术后记录下腰痛ODI评分,记录时间为术后一周、术后两周、术后一月;分别记录各组患者术后一周内在非耳针治疗期间发生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皮肤瘙痒的例数。  结果:术后12、24、48h和第5、6天在静息状态下的VAS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术后6、72h和第4天静息状态下VAS评分三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6、12、24、48、72h和术后第4、5、6天活动时VAS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术后12、24、48h和第5、6天的BCS评分,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术后6、72h和第4天三组BCS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第1、2、3天的PCA药物使用量和PCA总按压次数均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试验组术后距第一次使用PCA的时间较对照组和空白组要晚(P<0.05);术后24、48、72h和术后第4、5、6天患者平卧位自主直腿抬高的角度,试验组高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术后第一周下腰痛ODI评分,试验组与对照组和空白组无差异(P>0.05),术后术后两周、术后一月关于下腰痛ODI评分,试验组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术后一周试验组恶心、呕吐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和空白组(P<0.05);对照组和空白组检测的各项指标均无差异(P>0.05)。  结论:患有LDH的病人行PLIF治疗后,应用耳穴压丸法,可明显降低VAS和提高BCS评分,可延缓PCA的第一次用药时间段以及使用频率,有效的提高下肢自主直腿抬高的角度,可明显降低近期下腰痛ODI评分,同时降低了术后恶心、呕吐等并发症的发病率和发病程度;因此,耳穴压丸法不失为一种安全、有效、方便的可用于PLIF术后辅助快速康复的治疗方法。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对比三伏灸气至病所与普通灸量对哮喘型新西兰兔肺组织TGF-β1蛋白及mRNA表达的影响。进一步探讨TGF-β1在哮喘型新西兰兔气道重塑过程中发挥的作用。  方法:选体
目的:本研究拟通过临床对比观察,初步评价益气聪明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老年性痴呆患者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并探讨其作用机理。   方法:按照随机对照的方法进行临床观察。根
  目的:本文通过益肾化瘀方对慢性肾脏病(CKD)3、4 期肾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生存质量的观察,客观评价其安全性及有效性,为临床使用提供依据。   方法:本研究所选60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