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技术活动总体中,工程技术活动是最广泛的、最具现实性的、最能直接体现生产力发展状况的技术实践方式。工程技术活动是在工程技术知识的指导和支持下实施的,关于怎样认识,怎样展开的问题,在工程技术活动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从数量上看,在人类的知识总量中,工程技术知识是份量极大的一个组成部分;从知识本性上看,又是最与实践相关的思想智慧。本文力图对这一知识体系进行深入研究,分别从工程技术知识认知主体特征、工程技术知识产生机制、工程技术知识本质特征以及作为工程技术活动思想核心的工程思维等四个方面展开论述。
工程师是工程技术知识的创造主体。工程师需要有处理复杂现实问题的工程素质、务实又创新的工程意识,能够作为技术共同体成员实现有效沟通,并以独特的知识结构、行为风格凝练出工程师的知识创造模型。
工程技术知识有自身的产生机制。技术试验与试错通过对相关因素的综合性试探,寻求合理性方案。技术知识具有相对于科学知识的独立性,而不仅仅是科学理论的应用。现代工程技术知识更趋向于在符号层面上指导技术实践,其知识成分中黑白箱性质的知识并存。
工程技术知识具有自身鲜明的本质特征。在知识结构上,隐形知识和显性知识在不同的层面和范围发挥作用;在知识解释作用上,工程技术知识能进行功能解释和结构解释;在思维定势上,有相同情境下的路径依赖性;在知识更新上,呈现更多的渐进性,技术设计活动中最常见的是渐进更新型的常规设计。
健全的工程思维是工程技术知识的核心,是工程技术活动的思想灵魂,是工程师设计技术方案,解决技术问题时运用的概念框架,也是广义社会工程活动的行为观念。同科学思维相比,工程思维更强调价值性、经济性、主体性,工程设计的思维格局只能由工程思维来统帅。
通过以上章节论述,我们力图揭示工程技术知识的本质,从一个新的角度认知工程技术中的知识流动,从而更明确地把握工程技术活动的实质,据此形成运用自然力的技术方法的综合性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