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台湾东北海域地跨亚热带、热带,位于台湾岛与琉球群岛之间。黑潮携带着大量高温高盐水跨过宜兰海脊,流经此海域向北流动进入东海,并有琉球海流和北赤道暖流经此区域。在IPCC指出全球700m以浅的海水温度都上升的环境下,海底地形复杂又有洋流流经的此区域海,海水温、盐水文特征的变化趋势如何是本文的研究重点。本文采用Ishii1945-2010年再分析资料,使用matlab提取台湾东北海域数据点以及典型(A、B)断面的12个月逐年0-700m层的温度、盐度资料,采取切片分析、聚类分析、分段线性分析等方法,探讨台湾东北海域温度、盐度结构的月份、季节、年际变化过程、长期趋势、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黑潮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气候预测提供重要依据。探讨台湾东北海域温度、盐度结构的月份、季节、年际变化过程、长期趋势、区域差异以及影响因素,进一步了解黑潮对我国气候变化的影响,为气候预测提供重要依据。对研究结果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1、1945-2010年间台湾东北部海域0-700m深的海水温度年际变化(1)在深度上:表现出上层海水温度增加,中下层出现增温平缓下降趋势,400-700m层出现水温下降的趋势。(2)在季节上:春夏季节海水增温的深度比秋冬季节的深度深;从表层的海水温度变化规律可以看出,冬季表层温度上升幅度较夏季大,春秋两季的上升幅度在夏冬之间。2、1945-2010年间台湾东北部海域海水温度年际变化的区域差异(1)在深度上:表层(0-100m)的温度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中层(100-300m)的温度主要受洋流带来的热量影响,深层(300-700m)的温度主要受地形的影响。(2)在位置上:东海黑潮内部的点,东海黑潮入口附近的点,北太平洋内部的点,呈现为增暖层变浅的趋势。3、1945-2010年间台湾东北部海域海水盐度的年际变化规律(1)在深度上:海水盐度的最大值出现在150-200m的深度,表层盐度值较小,100-300m层海水盐度值较大,300-700m海水盐度值又逐渐减小。(2)分段分析:A、B两断面海水盐度的年际变化总体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分段后发现1945-1962期间是盐度上升;1994-2010期间是急速下降的。1963-1993期间则表现出年际变化的整体趋势不明显,出现小幅度上升或下降的趋势,但极值出现较多,年际之间波动较大。(3)在季节上:秋、冬季节在盐度上升或下降的幅度上都较春、夏季节大;在1963-1993波动平缓期间则表现出春秋季节盐度小幅度增加,而夏冬季节盐度小幅度下降的趋势。4、台湾东北海域海水盐度年际变化的影响因素(1)表层50m以浅的海水出现低盐情况,多是因为受到降水和大陆径流的影响。(2)海水盐分较高的情况多是受到洋流影响,这里主要是黑潮流经带来高盐水上涌,以及东部高盐海水西侵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