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乡镇企业自50年代起,发展至今,已经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历史也赋予了它解决“三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一系列重任。然而,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加WTO后,乡镇企业的融资困难问题已成为制约乡镇企业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因此,加强乡镇企业融资问题研究,帮助乡镇企业拓展融资渠道,解决融资难题,是促进乡镇企业发展的当务之急。 为了探索如何以国情为基础,解决好我国乡镇企业融资中存在的问题,改善融资状况,本研究在明确相关概念、综析现代企业融资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我们在运用西方融资理论解决我国企业融资时,尤其是乡镇企业融资时,不要全盘的套用,而是要学习参考和借鉴。通过对福建、天津乡镇企业融资的实证分析,明确了造成当前乡镇企业融资困难的原因之所在:首先是乡镇企业诞生于城乡二元化的对立的环境中,大多数偏离大城市,并且绝大多数企业规模偏小,由于乡镇企业与银行的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加之,国有银行对乡镇企业的零售服务的交易成本较高,银行对乡镇企业的贷款积极性低,因此,国有商业银行更多地偏向国有企业,致使乡镇企业无法挤入国有金融体系中寻求金融支持;其次,是乡镇企业本身素质差也严重影响着其融资问题的解决,第三,国家对乡镇企业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及扶持政策以及信用体系的滞后,最重要的是我国长期形成了以政府为主导、国有银行为主体、间接融资为主的单一化的融资渠道体系。因此,本文认为,要真正解决乡镇企业融资难问题,关键在于建立一个完善有效的融资体系,而这一融资体系必须包括三个子体系:一是乡镇企业融资渠道体系,二是乡镇企业融资政策与法律支持体系,三是乡镇企业融资信用与社会辅助体系。因此文章在最后一部分提出了构建这一体系的设想,并详细地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在国家日益重视“三农”问题、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本研究无疑具有较强的实践参考意义和一定的学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