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新世纪信息科技的不断进步,互联网文化得到了迅猛发展,虚拟空间和现实社会日益紧密地融合在一起,网络已成为不可替代的社交工具渗入到信息传者与受者的实际生活,并突发性的改变了传统的交往方式、价值观念、审美范式及精神信仰.令人关注的是近年来网络虚拟社区(virtual community)这一互联网络的新生事物,它不仅为网络文化研究提出了又一挑战,由于其介于“虚拟”与“真实”之间的独特文化性质,又使其成为社会学研究领域的新话题.虚拟社区文化的逐渐形成颠覆了传统文化的传播方式与特点,并成为引领新世纪文化发展潮流的代表.
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人们已开始接受并体验网络虚拟社区中“数字化生存”方式带来的另一种审美愉悦感,在虚拟世界中不仅能够挣脱现实社会的思想束缚、尽情狂欢和畅所欲言,甚至还可以构筑属于自己的网络虚拟家园.“数字化生存”这一概念的最早提出者尼古拉斯·尼葛诺庞帝将其解释为:“人类生存于一个虚拟的、数字化的生存活动空间.也就是说,人们在虚拟世界中开展的各种文化互动行为,虚拟社区则为“数字化生存”提供了一个文化交流与人际交往的互动平台.然而,另一方面值得深思的是人们在网络虚拟社区中的沟通语言在经过反复细化和重构后,越来越趋于符号化、通俗化、范审美化和娱乐化.
本文综合国内外学者对虚拟社区及其文化研究的经验,对虚拟社区形成、发展、文化本质、社会价值、存在的问题等进行逐一分析,并将虚拟社区同传统社区进行分析比较以探讨虚拟社区的文化特色.此外,笔者认为基于网络虚拟社区的提法来源于社会学中的“社区”(community)一词,因而采取了一定的社会学视角分析虚拟社区文化,并以虚拟社区文化的审美建构在当今社会生活中所起到的积极意义与消极意义为研究重点,肯定虚拟社区文化发展中对社会的积极作用,指出如:道德弱化、网络犯罪、管理体制松散等问题,提出整顿虚拟社区环境需要“自律”与“他律”相结合,即:以提高网民的自身素质(“自律”)为主,以加强网络监管机制(“他律”)为辅的建议,呼吁网络“数字生存”环境需要健康审美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