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假释制度中再犯罪风险评估的研究与思考

来源 :西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es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假释制度是一种注重实现刑罚目的、发挥刑罚功效的刑罚执行制度,因兼具效果和效率而在世界范围内被各国广泛采纳。然而,与国外对假释制度的运用相比,我国的假释适用率维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在国内司法实践中,假释也远低于减刑的适用。假释在适用上的失衡,使其在功能和效益两方面都未能得到充分发挥,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在对假释低适用率的各种原因的分析中,对于如何认定“没有再犯罪危险”一度成为讨论的热点。有鉴于此,如何建立假释罪犯的再犯罪风险评估机制便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根据国内外在假释风险和再犯罪预测方面的研究成果可知,假释罪犯的再犯罪风险评估机制是一种建立在现代相关技术基础上,根据与再犯罪相关的预测因子对再犯罪机率进行预测的一种活动,具有其独特的测定和研究方法。其运用和涵盖的科学领域也相当广泛,目的就在于对于假释罪犯的再犯罪风险机率进行科学的预测,最大程度排除假释适用的随意性和主观性。本文尝试对假释罪犯进行再犯罪风险评估的理论依据、可测性、风险源、评估项目和评估技术等方面作一个理论梳理和学理分析,以期对我国扩大假释适用率的司法实践有所裨益。本文通过案例分析、立法比较等方法,围绕假释罪犯的再犯罪风险评估相关法律问题展开较深入的分析与探讨。全文共分为包括导论的五个部分。第一部分,导论。这一部分从我国目前假释适用率畸低的现状入手,从行刑观念和司法实践中去寻找原因,从而提出文章所关注的问题和研究对象,同时对相关文献和国内外研究进行整理,以梳理出本文的研究起点。第二部分,假释再犯罪风险与风险评估。本章节笔者对假释再犯罪风险的内涵进行了分析,同时引出其与风险评估的关系,进而得出风险评估作为一种管理学的方法可以被运用于预测犯罪的领导的结论。对于假释罪犯再犯罪风险评估的应然效果进行了例举,也从侧面反映了科学运用该评估机制的运行过程。第三部分,假释再犯罪风险的基本因素。本章节力图通过对影响再犯罪风险的各种主客观因素的梳理,厘清可能引起再犯罪风险的罪犯个人因素和外在因素。重点放在对假释罪犯的人身危险性的研究,对人身危险的理论依据和实质内容进行了分析,从而为下一步再犯罪风险评估奠定实证基础。第四部分,假释再犯罪风险评估的实体标准。本章以假释罪犯再犯罪的风险源为起点,对引起假释罪犯再犯罪的深层次原因进行了探讨,进而从个人、社会等层面对评估的项目进行了梳理,最后对评估技术从社会学、心理学和管理学三个科学领域进行了总结。结论。对假释制度中再犯罪风险评估的实效性和操作性提出了建议,指出虽然目前假释涉及的机构和流程具有其合理性,但未来要充分适用假释、发挥假释制度应有之功效,必然会以再犯罪风险评估机制的可靠性和有效性为保证,因此建议由专门机构对适用假释的相关活动和流程进行统一管理,实现假释再犯罪风险评估的个案跟踪和负责制。
其他文献
心理学理论在当前企业组织管理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其不但指引企业管理的发展方向,还协助企业分析其员工的行为思维。笔者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发展出发,在充分解释心理学理论
<正> 粉画引入中国并得以发展有一百年的历史,作为独立的画种举行全国性的粉画艺术作品的评选和展览,这在我国尚属首次。这次全国粉画展在景色秀美的苏州开幕,值得庆贺。粉画
<正>2008年以来,全球经济在经历了金融危机后发展受到一定的阻碍。但大连的对日服务外包产业仍获得了快速的发展,赢得了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中国服务外包基地城市等一系列
互联网和信息科技的发展带来了零工经济(Gig Economy)这种全新的用工模式,出发角度不同,对"零工经济"的定义也不一样:部分文献对零工经济的定义和描述并没有强调新兴科技和互
从湘西山区粮食的基本情况出发,运用比较优势理论,通过与粮食主产区进行对比,从地理、地形以及气候、历史等方面多角度地阐述湘西山区不适宜粮食作物的生产。然后探讨性地提出解
<正>好画不在于尺幅大小,而在于有感而发,有画意、画情和画趣,能予人以心灵的感动。画的尺幅大小由多种因素决定,其中客观用途是决定性的因素,大幅作品一般布置和装饰较大的
头孢菌素C是工业上重要的一类抗生素,在用于抗感染以及半合成抗生素方面有很高的需求量。顶头孢霉是工业发酵生产头孢菌素C的重要丝状真菌,对顶头孢霉的基因工程改造主要涉及头
随着计算机网络在全世界的普及,用户开始面对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问题,病毒传播和攻击者入侵的时间持续增长,社会、企业和个人的利益也因此造成了极大的损害。传统的防御技术
众所周知,气孔和缩孔是危害压铸件质量的致命缺陷。要消除气孔和缩孔及其他缺陷,首先应该在压铸模的设计方面下功夫,因为压铸模设计的合理与否,是决定压铸件质量的一个重要
环境污染一直是我国环境部门面临的重点问题,环境污染给社会的发展和人们的健康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多年来,我国环保部门一直致力于环境监测技术的研究与发展,环境监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