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3月,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到要“以更大决心、更强力度推进脱贫攻坚,确保取得最后胜利。”自2013年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思想以来,我国治理贫困的实践正如火如荼地进行,如今可谓成效显著、硕果累累。从2012年底开始,我国贫困人口数量保持着每年减少1000万人的速度。截止2019年年底,我国贫困人口数降至551万人,贫困发生率降低了9.6%。截至今年2月底,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已有601个宣布摘帽,退出贫困县行列,基本上解决了区域性整体贫困问题。但是根据去年年底的全面排查数据,发现在这9300万脱贫的人口中,有近200万人有返贫风险。2016到2019年,全国返贫人口数量分别是68.4万人、20.8万人、5.8万人以及5400人。由此可见,当前这种“运动式”扶贫导致我国一些脱贫户随时可能存在返贫的风险。当前,我国的脱贫攻坚战已到了决战决胜、全面收官的关键时期,而这些脱贫人口的返贫问题随时可能蚕食我国脱贫工作所取得的成果,因此必须把防止返贫摆到更加重要的位置。本文以甘肃省景泰县为研究对象,在梳理国内外关于返贫文献的基础上,通过对该县脱贫户的实地调研和访谈,从协同治理角度对该县建立健全农村脱贫户返贫风险治理机制进行实证研究。首先,通过文献梳理,了解国内外对于返贫治理问题的研究成果;其次,以问卷调查和访谈所得的数据资料,分析景泰县脱贫户返贫的现状,并总结梳理景泰县脱贫攻坚所采取的措施;进而发现了脱贫户存在的返贫风险:因病因残返贫风险高、自然灾害高发、脱贫户自我发展能力差。随着实地调研的深入,挖掘出其返贫风险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政策因素,包括脱贫时效性较短、政策制定和执行中的偏差;自然环境因素,主要是受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的影响;脱贫户自身因素,包括能力缺失返贫和“精神返贫”。最后,从建立防返贫监测和帮扶机制、进一步完善产业扶贫机制、健全各类社会保障机制、激活脱贫户的内生动力机制等,提出了构建农村脱贫户返贫风险的协同治理机制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