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介子到含η末态多体衰变过程的实验研究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w8312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分析北京谱仪Ⅲ(BESⅢ)实验在质心能量(?)=3.773 GeV处采集的积分亮度为2.93 fb-1正负电子湮灭数据,我们完成了十四个D介子到含η末态多体强子衰变过程(D→ηX)的分支比测量,测量结果如下:B(D0→K-π+η)=185.3 ± 2.5 ± 3.1,B(D0→KS0π0η)=100.6±3.4±3.1 B(D0→K+K→η)=0.6 ± 0.2±0.1,B(D0→KS0KS0η)=1.3±0.6 ± 0.2,B(D0 →K-π+0η)=44.9 ± 2.2 ± 1.5,B(D0→KS0π+π-η)=28.0 ± 1.9±1.0,B(D0→KS0π0π0η)=17.6±2.3±1.4,B(D0→π+π-π0η)=32.3 ± 1.7±1.4,B(D+→KS0π+η)=130.9 ± 3.7 ± 3.1,B(D+→KsK+η)=1.9 ± 0.5 ± 0.1,B(D+→K-π+π+η)=13.5±1.1±0.4,B(D+→KS0π+π0η)=12.2±2.4±0.6,B(D+→π+π+π-η)=34.1 ± 1.7 ± 1.2,B(D+→π+π0π0η)=32.0±2.8±1.7,其中,上述分支比的量级为10-4,第一项误差为统计误差,第二项误差为系统误差。D0→KS0π0η的测量精度比粒子数据手册(Particle Data Group,PDG)收录结果有所提高,其余十三个衰变过程的分支比均为世界上首次测量。此外,还首次测量了D0→K-π+η,KS0π0η,K-π-+π0η,π+π-π0η 以及D+→KS0π+η,π+π+π-η六个衰变过程及其电荷共轭衰变过程的分支比的不对称性,没有发现明显的CP破坏效应。
其他文献
本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农村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因素的多重中介模型,探究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个体学习状态、父母参与对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影响的路径及其传导机制。多重中介模型中农村学校数学教学为自变量,包括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评价三个维度;小学高段学生数学能力为因变量,包括运算能力、空间能力、数据分析能力、逻辑思维能力、问题解决能力五个维度;中介变量1为个体学习状态,包括学习效能感、学习
学位
目前大庆油田一类、二类油层开发程度较高,为了维持油田产量,对大庆油田三类油层的开发迫在眉睫。强碱三元复合驱已在大庆油田一类、二类油层中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开发效果
金矿中普遍含有石英等脉石矿物,金在高温活化作用下,可能与石英相互作用,导致金回收难度增大,因此,探索焙烧对石英与金作用的影响及作用机理很有意义。本课题以石英为研究对
随着用户需求和上游产业的变化,不断提高钢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是对炼钢生产的持续要求。转炉在生产环节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是实际生产中的重要环节,转炉生产在很大程
近几十年,环境的不断恶化造成人们对于清洁能源的需求逐年上升,太阳能的高效利用能够解决一系列人类活动所带来的能源危机与环境问题,研究和开发新型的功能材料是实现这一技
脱水素(Dehydrin,DHN)属于胚胎发育晚期丰富蛋白第二家族(LEA-II),是脱水胁迫响应基因的主要一类。干旱,高盐和低温等非生物胁迫会导致植物体内出现脱水胁迫,诱导脱水素大量表达,从而保护蛋白质、核酸和细胞膜等。然而,植物体内不同类型的DHN蛋白在植物生长发育及抵抗非生物胁迫过程中发挥的功能存在较大差异。新疆沙冬青(Ammopiptanthus nanus),作为一种强抗逆沙漠植被,探究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体现和主要标志。科技创新已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核心动力,对于现在的中国,科技创新也已成为最重要的内驱动力之一。因此,科技创新能力的提升不仅能提高社会生产力,更能激发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进一步改善和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本文以S市S区为研究对象,结合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现状,分析S区政府科技创新管理中存在的不足,并提出对策,以进一步提升S区政府科
作为最新的物理层安全方案的一种,二维传输方案在物理层保证了合法用户的安全性。然而,在保证安全的同时,二维传输方案中合法接收端的性能变差。针对该问题,本文提出了用于二维传输的信道编码方案。该方案用二维传输方案中的信道系数矩阵构造QC-LDPC码的奇偶校验矩阵的基矩阵。这样做的原因在于:首先,二维传输方案的信道系数具有互异性,唯一性,即时性,这三个性质保证每一次传输的符号是随机的,并且使得只有发送和接
近年来,由于能源匮乏以及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严重阻碍了人类社会的生存发展。因此,探索新的绿色可再生能源是寻求可持续发展所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利用半导体材料将充
新型室温磁制冷材料的研制是当前磁学和制冷技术研究的前沿课题之一。本文工作利用X射线衍射仪、振动样品磁强计、差示扫描量热仪、扫描电镜等研究了Mn1.3Fe0.6P0.5-xBxSi0.5(x=0,0.02,0.04,0.06)系列化合物、MnFe0.6Ni0.4Si1-xGa(x=0,0.05,0.06,0.07,0.08,0.09,0.10,0.15,0.20)系列化合物和MnFe(P,Ga)化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