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语料的同延路径与放射路径的中英对比研究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ja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语言虚拟性(fictivit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虚拟运动句被证明了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语言表达式。从宏观来看,不同的语言使用者对虚拟运动这一概念的认知都百虑一致。然而,由于受到语言内部结构和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语言之间在表达方式上存在着诸多差异。例如,动词语义并入的差异,心理扫描方式的差异,等等。Talmy(1985,2000)对英语中的虚拟运动表达式按照路径信息分为六大类,本文选取其中两类作为数据采集和对比研究的对象,同延路径(Co-extension Path)和放射路径(EmanationPath)。除此之外,Matlock (2001,2004)从心理学的角度验证了虚拟运动和真实运动之间存在着颇多相似之处,比如,图形与背景的关系,运动路径、方式、方向以及运动时间的表达。这也就使真实运动的理论框架应用于虚拟运动成为了可能。基于这一发现,本文采用了运动事件(Motion Event)理论框架对中英虚拟运动语料进行分析。根据前人研究有待补充之处,本文提出以下四个研究问题:一、中英虚拟运动表达式中移动元(Actant)有何特征(形状特征与可行性特征)?二、中文虚拟运动表达式中移动动词的语义并入采用的何种方式(路径并入还是方式并入)?三、中文虚拟运动在表达运动时间上有何种限制(时间信息是否允许细致描绘)?四、何种心理扫描方式被用于处理中文中的虚拟运动句(综合扫描还是次第扫描)?针对这四个研究问题,首先,收集到的语料会按照运动事件各组成要素进行分类。本文关注于其中五种元素,分别是,移动元(Actant)、运动路径(Motion Path)、运动方式(Motion Manner)、运动方向(Motion Direction)、运动时间(Motion Duration)。其次,中英语料中各要素会根据统计得到的数据进行比对。最后,对中英虚拟运动表达式的异同点进行归纳总结,随之研究问题也会被解决。经过分析和比对,中英虚拟运动有四个相似之处。第一,中英虚拟运动表达式都倾向于采用线状的(linear)、可行的(traversable)也就是与运动路径相关度高的物体作为移动元;第二,运动路径的必现性;第三,运动方式的表达会受到运动路径的抑制;最后,综合扫描和次第扫描的共现性。除此之外,中英虚拟运动在词汇和句法上也有不同之处。词汇角度来看,英语虚拟运动中的一些高频动词往往在中文中不常用。从句法的角度来看,中文虚拟运动句中的时间信息无法像英文一样得到精确描绘。究其根本是因为中文在表达运动时间上允许无主语句,而英文虚拟运动句则需要置换图形与背景的位置关系完成这一概念的表达。最后,中英在构架类型的差异在虚拟运动表达式中也有所体现。从理论建设来看,中英虚拟运动的对比研究不但有助于发现语言之间的共性和个性,从而揭示词汇使用、句法结构、语言类型和思想文化相互影响的关系。而且有利于更加具体的描述各语言的内部特征。从实践角度来讲,这项研究可以帮助语言习得者更好的理解各语言之间的在表达虚拟运动句的差异以及造成这些差异的理据,为中英翻译的发展和语言教学的进步提供一个全新的视角和思路。
其他文献
语法是英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效的英语语法学习不仅为语言掌握奠定良好的基础,而且能对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提供可靠的保证。学生在语法学习时,不仅耗时长而且
写作作为英语学习中最重要的输出技能之一,体现了学习者语言学习的综合能力。然而,长久以来,写作是令众多教育者与教师感到非常棘手的问题。许多学习者抱怨自己的英语写作能力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