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户外环境教育与地理知识获取途径探索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o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工业革命以后,尤其是进入20世纪以来,科学技术发展迅速,目前人们的生活越来越城市化、网络化和信息化,许多中学生在现代化潮流的冲击下,置身于模拟、仿真和虚拟的世界里,沉迷于电子游戏的幻想之中,他们过多地蜷缩在电脑前而离自然的直接体验越来越远。在这种背景下,课程改革势在必行,探寻新的教学方式也成为必然。而新课程标准又提出了“学习生活需要的知识”、“学习对学生终身有用的知识”等教学理念,同时环境即地理,地理学科的性质、研究对象以及其注重实践性的课程特点也决定了教育活动应该面向自然、面向我们生活的环境,于是户外环境教育作为获取地理知识的教学手段应运而生。很多欧洲国家已经认识到对户外教育的重要性并陆续落实到具体教学活动中,而我们国家因为长期处于“应试教育”的高考指挥棒压力下,对户外环境教育的研究还很粗浅,尚未形成具体可行的体系结构。本文对户外环境教育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探索,不仅开创了中学生学习地理知识的新天地,也为地理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笔者通过搜集大量的文献资料,了解国内外对户外环境教育的现状研究,以及户外环境教育在中学地理学科教学中的具体应用情况,更加明确了本课题研究的重要性,同时也在整理资料的过程中逐渐明确了本文的研究主题和方向,以及将要采取的技术路线。笔者通过阅读文献和大量户外环境教育的相关理论,明确了户外环境教育的理论基础,并界定出户外环境教育的定义,归纳出其“体验性学习”的实质、内容分类和功能意义,进一步阐明户外环境教育和地理科学、地理知识的关系,证明通过户外环境教育获取地理知识的可行性。本文总结了中学生通过户外环境教育获取地理知识的一般步骤,并从环境、学生、教师的角度构建出获取地理知识的途径模式,主要涵盖了脑中地图、地理实验、区域调查和考察旅游四种途径。在实证研究中,笔者设计典型案例,通过具体的实施、记录和观察,论证这四种途径的可行性,同时也对户外环境教育获取地理知识在三维目标的实现进行了简要评价,对这种新的教学手段给与了一定的肯定。当然,我们在探寻一种新的教学手段的时候,要正确评价它,它具有传统课堂教学所没有的直观、具体、灵活、多样等优点,同样它也存在着分散、表面、知识不成体系、欠缺系统结构等缺点。所以作为教育研究者,我们要正确看待每一种教学手段,将户外环境教育与传统的课堂教学相结合,才能发挥各自优势,提高学生获取地理知识的效率。同时一个新的教育手段的实施,仅仅依靠教师的努力是不够的,它需要学校、家长、学生甚至社会各部门的共同努力,所以课程改革是在艰难中前进。本文所进行的途径探索适用性的结果,还需要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检验和完善。
其他文献
氧化锌避雷器的金属氧化物电阻片长期工作在工频电压下会引起设备故障,为避免这种故障,对氧化锌避雷器泄露电流监测原理进行研究。为了减小电力系统谐波引起的误差,结合虚拟
目的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过程中采用有氧运动治疗,评价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该院自2014年1月—2016年12月期间所收治的10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所
目的:探究尖波间期和无尖波恢复期颞叶癫痫大鼠模型的海马CA1网络theta节律随癫痫发展进程的变化规律。方法:14只成年雄性Wistar大鼠(200~250 g)麻醉后开颅,在海马的背侧埋入
我国刑法有 14个罪名在犯罪构成上与其他犯罪之间存在派生关系。本文试图用“派生犯”对这一刑法现象进行概括 ,并提出其具有法定性、派生性、事后性、故意性的共同特征。研
在我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的进程中,高校教育教学和科学研究工作始终是主要内容之一,特别是当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轨,高校不断扩大招生规模,教育观念、教育价值、
某办公楼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本文通过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受力特点,就剪力墙平面及竖向布置原则及剪力墙的合理数量进行了论述,并指出框架-剪力墙结构对于一些对空间布置要
在社会经济高速发展过程中,沥青混凝土搅拌站配筛技术得到了有效的应用,在根本上提升了生产效率与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也会出现因为配筛不合理导致的各种问题,致使
目的探讨先天性中耳畸形的临床分型,以及不同类型的先天性中耳畸形与耳聋的相关性,以利于术前中耳畸形的诊断和术式的选择。方法回顾性分析解放军总医院1995年3月-2004年5月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已经成为全球性的重大战略问题,对食物的需求和对人身安全的需求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所在,频频发生的食品安全事故让人们对食品安全予以了更多的
近年来学前教育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高质量的学前教师教育是保证学前教育质量的基础,学前教师的整体素质深刻影响着我国广大儿童的身心发展。如何提高学前教师教育的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