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利用泌乳素型垂体腺瘤(Prolactin-type pituitary adenoma,PRL型垂体腺瘤)、生长激素型垂体腺瘤(Growth hormone type pituitary adenoma,GH型)发现的内源性差异mi RNA(mi R-26b、mi R-138、mi R-206、mi R-let-7e)作为检测基因,对比无功能型垂体腺瘤(nonfunctional pituitary adenomas,NFPAs)受试者与健康人对照组相关的mi RNA表达水平,探究无功能型垂体腺瘤与PRL型腺瘤、GH型腺瘤4个差异性mi RNA表达的异同。2、对比无功能型垂体瘤受试者“垂宁方”治疗前和治疗后mi RNA表达的变化水平,结合临床疗效评价指标,探索“垂宁方”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可能的作用机制。方法临床选择10名尚未中医药治疗且拟长期服用“垂宁方”1年的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入组本课题作为研究对象,同时取10名健康人作为对照。抽取外周血,对课题组前期获得的4个差异性mi RNA(mi R-26b、mi R-138、mi R-206、mi R-let-7e)通过qrt PCR技术进行检测,并做记录和存档。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受试者的mi RNA的表达水平,以及对此受试者治疗前后与健康人相关mi RNA的表达水平;通过统计分析,探索内源性mi RNA表达的差异和意义。结果1、治疗前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外周血清中,mi R-26b、mi R-138、mi R-206、mi R-let-7e的表达与健康人有显著区别(P<0.05)。2、无功能型垂体腺瘤受试者经“垂宁方”治疗1年后,按照中医证候积分评价,10例受试者中有效6例,显效4例;根据西医疗效评价标准,有效7例,显效3例。受试者mi R-138、mi R-let-7e的表达明显上调,其中mi R-138与健康人表达水平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1、mi R-26b、mi R-138、mi R-206、mi R-let-7e参与了无功能型垂体腺瘤的发生发展,与PRL型、GH型有相似的差异性mi RNA表达,为进一步探索各类型垂体腺瘤的肿瘤标志物提供一定依据。2、中药“垂宁方”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效果显著,对差异性mi RNA表达有一定的调节作用,mi R-138、mi R-let-7e明显上调,其中,受试者治疗后mi R-138水平趋近于健康人水平,这为进一步探索“垂宁方”对各类型垂体腺瘤内源性差异mi RNA调节的作用机制提供了一定思路,为中医药有效治疗无功能型垂体腺瘤提供实验室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