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炭对对硝基苯酚/Cu(Ⅱ)的吸附固持作用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tzhj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酚类污染和重金属污染是目前环境污染中较为严重和常见的类型。其中,对硝基苯酚(PNP)作为酚类有机物的典型代表,可通过农药的使用、皮革制造、柴油机尾气等大量进入环境。铜(Cu)作为典型的工业重金属,其主要来源是矿业开采及工业废水的排放。PNP和Cu均已对环境造成较为严重的污染。经检测,在我国江苏省流域内淮河水系的PNP抽样检出率高达100%,平均检出浓度达5ug·L-1,浙江省流域内钱塘江水系的PNP检出浓度达4.5ug·L-1。经检测和风险评估,鄱阳湖主要入湖口已受Cu的污染,且重金属Cu在表层沉积物中含量最高。目前,许多研究表明生物炭可以作为一种吸附剂,很好的去除污染物,从而受到了广泛关注。本研究以玉米秸秆为原材料,选取300℃和600℃两个热解温度,制备生物炭,分别标记为CC300和CC600。通过元素分析、比表面积和孔径分布分析、电镜扫描(SEM)、红外光谱图分析(FTIR)对样品进行了表征;通过批吸附实验研究了生物炭对PNP的吸附动力学、吸附等温线、吸附热力学,考察了溶液pH、生物炭投加量对吸附过程的影响,同时研究了不同pH、吸附时间、溶液初始浓度对生物炭吸附Cu(Ⅱ)的影响;在此基础上,通过研究二元体系中生物炭对PNP和Cu(Ⅱ)的交互吸附,考察了酚类污染物和重金属共存时的吸附过程与吸附机理;通过土柱实验考察了生物炭的添加对土壤固持PNP行为的影响。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
  (1)生物炭的灰分含量、产率、元素组成及比表面积等均与热解温度相关,热解温度越高,生物炭灰分含量越高、产率越低、O/C和H/C值越小、BET比表面积和t-pLot微孔面积越大;通过电镜扫描和红外光谱发现玉米秸秆生物炭主要呈不规则的条状结构,其表面微孔结构及表面官能团都十分丰富。
  (2)CC300和CC600对PNP的吸附量均随吸附时间的增加而增大,最后达到平衡,吸附曲线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CC300和CC600对PNP的吸附量随平衡浓度的升高而增大,最后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CC300和CC600对PNP的吸附量均随着溶液pH和生物炭投加量的增高而减小。
  (3)CC300和CC600对Cu(Ⅱ)的吸附量均随着pH的增大、时间的增加和平衡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最后达到平衡,吸附等温线更符合Langmuir-Freundlich方程和Temkin方程;在PNP和Cu(Ⅱ)共存的二元体系中,PNP初始溶液低于200mg·L-1时,Cu(Ⅱ)对PNP的吸附量没有明显的影响;PNP初始浓度高于200mg·L-1时,Cu(Ⅱ)明显抑制了CC600对PNP的吸附,促进了CC300对PNP的吸附;而PNP则完全促进了CC300和CC600对Cu(Ⅱ)的吸附。
  (4)随着生物炭添加量的增加,穿透曲线的拖尾现象更明显,截留率增大;随着PNP进样浓度的增加,其穿透时间变短;进样溶液pH对穿透曲线影响不大;生物炭的添加可以明显的增强土壤对PNP的固持能力,且减缓PNP的洗脱。
其他文献
随着工业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大气污染日益严重。而作为人口和农业大省以及中部发展中省份,河南省正处于加速推进工业化的重要阶段,是大气污染问题频发的重点地域。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常见大气污染物PM2.5和臭氧(O3)的重要前体物,排放量较大且成分复杂,治理难度颇大。对VOCS控制技术的综合评估可以为企业及政府部门进行相关技术的选择提供参考,但是,目前对于该领域的研究较欠缺。基于此,本研究针对河南
学位
大型桥梁使天堑变通途,是交通的咽喉。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提高,小康社会的进程加快,机动车的拥有量迅速增加,居民出行活动增多,大型桥梁承载的交通量越来越多。在节假日出行高峰或早晚高峰时段,大型桥梁的交通流量往往超过其设计负荷,造成非常严重的交通拥堵。近年来,我国许多城市都通过修建新的大型桥梁来增加交通供给,缓解交通拥堵。新建大型桥梁对区域交通路网的作用如何?采用哪些交通管理措施可更加充分的发挥新建大型
学位
近年来,人民消费水平不断提升,对通航需求日益增加。同时,随着国家不断推进低空空域改革以及民间资本不断加大对通用航空的投入,为通航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新疆旅游资源丰富,地域广阔,虽是拥有机场最多的地区,但现有的运输机场也难以满足旅客在新疆景区之间快速通行的需求,急需加快通航机场建设步伐。通用机场作为航空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规划的合理性、均衡性对整个区域航空体系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本文
学位
随着国内各大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复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大客流趋势越发明显,乘客的出行选择趋于多样化,合理描述出乘客在路网中的物理路径选择和列车选择行为,有利于准确掌握客流在路网中的分布规律和特点,为运营管理部门合理制定运营方案提供科学的理论基础。同时,城市轨道交通网络的AFC系统记录了大量的乘客出行信息,为研究城市轨道交通路网中乘客个体出行行为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支持。因此,本文以乘客个体为研究对象,
准确把握客运需求是铁路客运营销决策工作的重要基础,也是客票销售组织的参考依据,而购票需求是客运需求在数量上的表现形式,历史购票数据作为获取购票需求最直接的数据源,是获取购票需求有效方法之一。然而,由于存在运能的结构性不足,在某些日期、某些车次、某些时段、某些OD上会出现票不够卖的情况。在这种情况下,客票系统中所获得的历史购票数据并不能代表旅客真实的购票需求;基于这样的数据进行的客运需求预测往往是不
学位
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规模及客流量高速增长,乘客越来越看重出行体验。可达性和乘客满意度作为轨道交通网络及站点的重要评价指标,在以往的可达性模型和乘客满意度研究当中,存在着许多不足:可达性模型研究中只考虑到基于网络结构的时间或换乘等客观因素,而没有考虑乘客个体的主观因素;而满意度研究中大多基于网络影响因素进行评价,未针对具体站点提出优化建议。本文以轨道交通站点为研究对象,将站点的时间、拓扑可达性与乘客满意
城市轨道交通作为解决“大城市病”的措施之一,在公共交通系统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城市经济的繁荣和面积的扩张,我国的城市轨道交通建设也在不断加快,朝着类型多样化、运营网络化、技术优化的方向发展。城市轨道交通进站客流短时预测不仅可以为运营管理者提供客流的变化信息,方便对列车运行计划做出适当的调整,也可以为车站突发事件下的客流的疏散、引导等提供决策参考。因此,进站客流短时预测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
伴随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与路网结构的完善,客流大幅度增长所带来的拥挤问题正威胁着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营安全,亟待寻找有效解决方案。客流拥挤发生的本质原因在于运力运量供需矛盾,在拥挤时间内的发车密度已经达到一定上限的背景下,客流控制(限流)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有效途径。考虑到客流在路网中的动态传播性质,本文在研究客流拥挤传播以及客流分配的原理后,以预测得到的客流分配数据为基础数据,制定动态限流模型,针对早晚
近年来,我国的轨道交通持续快速发展,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同时,轨道交通枢纽也需要随之选址布局。轨道交通枢纽承载着换乘、停车、集散和引导等功能,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息息相关。合理的轨道交通枢纽布局有助于城市的稳定运行,在拉动内需和对外开放这两个层面优势突出,顺应城市的发展方向;而不合理的轨道交通枢纽布局将影响城市的整体运输效率,造成交通拥堵,增加运输成本,不利于城市的长远发展。因此轨道
镉(Cd)是一种有毒有害的重金属元素,中国土壤Cd污染的形势已非常严峻。万山汞矿区是贵州省典型的高Cd区,土壤Cd的来源与迁移途径还未有报道。本文在万山地区选取了41个采样点位,系统采集了岩石、林地土、农田土、采矿废石、矿渣样品以及背景区样品等,利用ICP-MS和MC-ICP-MS进行了微量元素和镉同位素分析,并通过空间插值法预测了万山地区镉的空间分布趋势,探讨了万山地区当前环境中镉的空间分布趋势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