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45年通过的《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即“第一个历史决议”)和1981年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以下简称“第二个历史决议”),是中共历史上两个特别重要的历史文献。这两个历史决议,基本确立了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被邓小平誉为“党内第一支笔”的杰出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胡乔木,先协助毛泽东参与了第一个历史决议的起草,后又在邓小平主持下负责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在我党历史上,从40年代到80年代,先后参加两个《历史决议》的起草,为解决历史问题,统一全党思想、为两大理论成果的形成作出重大贡献者,胡乔木是唯一的一个。本文就胡乔木对中共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的历史贡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研究,并通过本文研究,试图从一个侧面深化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形成、发展的历史进程的认识,深化对党的自身发展要求的认识,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梦提供经验参考。该文以基本的事实为依据,以研究胡乔木对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的贡献为切入点,全面系统地梳理了胡乔木对第二个历史决议的谋篇布局的思考;关于对“文化大革命”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关于在新时期对毛泽东同志的历史地位和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新思考,以及关于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关于党的建设、关于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和历史经验教训的总结。评议他在起草第二个历史决议时这些思考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既指出其理论贡献,也指出其存在不足。第一部分,胡乔木对历史决议谋篇布局的思考。从第二个历史决议起草的背景,组建决议起草班子,谋划决议总体架构,提出决议要解决的基本问题和具体写作的基本要求几个方面,对胡乔木的历史贡献进行了系统地梳理和评议。第二部分,胡乔木对“文化大革命”几个重大问题的思考。第二个历史决议是集体智慧的结晶,但胡乔木作为起草工作的负责人,他协助邓小平,对决议的重点、难点问题特别是对“文化大革命”的评价问题的解决贡献了他的睿智。本文对胡乔木关于“文化大革命”的性质,发生的原因,以及对“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理论的否定和重新思考党内路线斗争等方面的问题进行了系统梳理和评议。第三部分,胡乔木对坚持毛泽东思想的新思考。全面阐述了胡乔木关于准确界定毛泽东思想的定义,完整阐释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精心提炼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的新思考,并对其思考进行了客观的分析和评议。第四部分,关于社会主义的高度民主。系统梳理了胡乔木关于提倡社会主义高度民主的必要性,社会主义民主和资产阶级民主之间的区别以及如何坚持高度民主的新认识,并对其新认识进行了客观评析。第五部分,关于从新民主主义转变到社会主义的必然性。阐释了胡乔木关于转变的必然性,中国已经是社会主义以及肯定这个转变的意义的系统论述。第六部分,关于党的建设。系统梳理了胡乔木关于领袖和群众的关系,如何建设具有健全民主集中制的党,如何始终保持党的先进性等问题的论述,并对其观点进行了实事求是的评议。第七部分,关于建国三十二年来基本经验教训的总结。全面阐述了胡乔木带领决议起草小组总结的中共建国三十二年来治国理政的基本经验教训的主要内容以及坚持将这部分内容写进历史决议的必要性,以及这些经验教训的总结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立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对胡乔木在中共第二个历史决议形成过程中的贡献,用历史主义的观点作了总体的实事求是地分析和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