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施地区软岩填料的路用性能研究

来源 :长安大学 | 被引量 : 11次 | 上传用户:xxx619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恩施地区修筑公路,常会遇到采用软岩填料填筑路基。该填料岩性较软,强度较低,稳定性较差。本文通过现场调查、室内外试验、理论分析及工后观测,以红官公路为依托工程,研究了恩施地区软岩(主要是泥质页岩及砂质页岩)路用性能。主要研究工作包括如下内容:1.对恩施地区软岩填料的化学成分、级配特征、破碎特性、表面特征、非均质和非连续特征、尺寸效应等基本物理性质进行了试验研究。通过击实、CBR、回弹模量、压缩、直剪及三轴等室内试验,研究了软岩填料不同粗颗粒含量、击实功、替换法对最大干密度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软岩填料不同粗颗粒含量、含水量及干密度对其压缩性、黏聚力及内摩擦角的影响规律;研究了软岩填料在不同粗颗粒含量、含水量及不同围压条件下的剪胀性。2.对软岩填料路基进行了动力有限元分析。结果表明:软岩填料路基变形对交通荷载变化很敏感。增大荷载,路基塑性变形及路基振动位移、速度、加速度幅值随之显著增加。行车速度对路面变形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行车速度越大,路面变形越小。随着软岩填料密度的增加,垂直位移分量、水平位移分量最大值、最大位移量、坡顶最大垂直位移分量(即路基表面最大沉降量)呈逐渐递减趋势。3.将Grey模型非等时距时间序列采用拉格朗日插值函数转变为等时距序列,引入高阶弱化算子对原始数据进行弱化。通过对几组数据的累加、均值生成、最小二乘估计,计算出系统发展系数和驱动系数,得出估计模型。引入了VerhuLst模型进行组合修正,建立路基沉降预测的最优组合模型。该模型预测值的预测偏差平方和(方差)最小,提高了预测值的准确、稳健性,优于单一的灰色预测模型和Verhulst模型,能更好地对路基沉降量进行预测。4.根据软岩填料强度的非线性,应用最小势能理论,建立了软岩填料路堤边坡稳定性计算方法。该方法不需要进行条块划分,通过分析边坡整体的势能变化进行求解。安全系数可以直接求解,不需要迭代,计算过程简单,结果精确,实用性强。5.本文综合考虑稳定性、抗冲刷性、经济性等因素,采用综合赋权多属性决策法对红官公路软岩填料路堤横断面的设计方案进行了优化分析。该方法对软岩填料高路堤横断面进行多指标系统评价不失为一种简单可行的方法,并能够减少主观因素的影响,为合理横断面形式的确定提供更加合理的依据。6.通过大量的资料调研和工程调查,同时结合红官公路试验段,提出了软岩填料路基施工机械选择及组合、现场摊铺和整平及施工压实工艺等施工技术。
其他文献
在所有的综合电子系统中,信号消隐处理是有效提高其电磁兼容性的一种实用技术。本文以机载ESM系统为例,着重分析并论述了常用的硬件电路的软件程序两类消隐法。在此基础上,又
对立交桥进行战时受力特性研究,是制订新的、与国防要求相关的技术政策的需要,是现代化条件下高技术战争的需要。它对于提高交通基本建设的经济、军事效益具有双重作用。随着科
通过测试涂覆复合氟碳防护涂料混凝土的吸水率、耐腐蚀性、冻融循环和透气性等指标,对研制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防护用复合氟碳防护涂料的防护性能进行测试评价,并与硅烷防护材料进
目的:探讨品管圈活动在儿童PICC维护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建立品管圈,2014年3月1日~8月31日通过儿童PICC维护培训开展一系列QCC活动,开展品管圈前后进行考核,对两次成绩进
本文首先建立多层前馈二阶神经网络模型,继而给出该模型的二阶B-P学习算法,在此基础上构造了二阶快速B-P(即FB-P)和改进的二阶FB-P(即MFB-P)学习算法,在计算机上以两类飞机图像目标识别为例,对本文提出的
目的分析对比乳腺癌患者行不同手术方法皮瓣坏死情况,以为临床做出合理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将本院近两年收治的159例乳腺癌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并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A、B、C三
中国企业间的竞争力随着世界经济市场一体化愈演愈烈,怎么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更迅速的发展和更具竞争力的增长动力是中国企业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近年来,轻资产商业模式作为一种能给企业创造更多价值的模式,逐渐被各行各业所关注,有的企业将其运用于日常商业经营、管理与决策中,并且给这些企业带来了迅速的发展。轻资产商业模式的首次出现是在美国20世纪70年代,在实际运用中创造了企业价值增长的奇迹。一开始,轻资产商
针对洪涝形成过程中道路路阻缺少以人体为对象构建的函数模型,本文通过HEC-RAS水动力模型获取淹没时间序列数据,从人体在淹没道路行走受影响的因素考虑,分别从最短时间、最小
多目标权系数赋值是多目标决策(MODM)中极为重要的环节,是专家经验和决策者意志的体现,它相当程度上决定了多目标综合的精度。本文结合笔者在研究工作中的体会,比较详细地讨
目的:分析探讨全程优质护理模式在初产妇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120例初产妇分为优质护理组和对照组。分析比较两组的新生儿Apgar评分、满意度评分、泌乳始动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