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生群体暴力行为之研究

来源 :中国政法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st1912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校园暴力是平静校园挥之不去的阴影,而当以女生为主角的校园暴力视频在网络上迅速传播之时,冲击了人们总是将女生与校园暴力受害者联系在一起的传统印象及认知,因此引起众多社会关注,在关注的背后,是对为何柔弱的女生成为执掌暴力的恶徒的思考。但笔者发现,对此问题的关注者虽多但鲜有深究者,真正从学术理论上来解释该问题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笔者试图从犯罪学、社会学(尤其越轨社会学)、心理学的角度对此问题进行深入的研究,借助整合学科的张力使多种方法参与解释该现象,以期能在了解并控制该暴力行为方面作出有益的尝试。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是校园暴力的一种表现形式,也是女生实施的危害较严重的校园暴力,对某一个女生实施群体性的虐待是此类暴力行为的主要标志。在形成原因上:此类暴力行为由女性青少年所主导,因此具有主体上的特殊性;以群体方式实施暴力,极易使暴力程度升级;并且,模仿是造成此类暴力广为传播的重要因素;现时的社会环境和教育环境则是此类暴力的诱发背景。与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相似的是女生群体孤立行为,然而因其较为隐蔽故其危害未能被重视,但它为我们分析暴力为什么会分级提供了视角。在本文的第一章,笔者首先对女生群体暴力行为作出了界定,并通过对大量案例的分析总结,归纳了女生群体性暴力行为的类型、分布,指出女生暴力行为具有其独特的群体、性别、手段等特点。本文的第二章为女生群体暴力的成因分析,从主体、行为方式及发展、环境背景三个方面探讨该暴力行为的形成及发展。在主体方面,由于暴力行为是女性青少年所实施,因此具有特殊性,笔者试图用“青春期危机论”来揭示青少年在进入青春期时由于生理作用而易出现攻击性行为,并以青春期为生理基础,进一步探讨女性特质对该暴力行为的潜在影响,揭示性别因素的作用造就了女生群体暴力行为的独特性。在行为方式及其发展方面,笔者以“嫉妒论”、“群体行为”原理、“模仿论"分别分析了暴力的产生、升级和传染的整个过程。在环境背景方面,笔者认为,现有社会环境与教育环境的弊端也应对此种暴力行为的发生负责。本文的第三章则通过“相似行为”的分析模式,揭示在暴力分级的过程中,文化的控制有着重要意义。最后,在第四章提出相应对策和措施,以期能为探索防治校园暴力及女生群体暴力行为提供有益参考。
其他文献
近20年来,重症急性胰腺炎(severe acute pancreatitis SAP)的诊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病死率有所下降。随着循证医学的发展,SAP的治疗指南纷纷出现,SAP的治疗更加趋于科学化。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教育水平也有了很大的进步。词汇是学习英语的三要素之一。词汇教学是英语教学的重要环节。小学英语学习阶段,是学生奠定结实基础的重要阶段,积累丰富
长期以来,收付实现制(Cash Basis)一直是世界各国财政管理中主要的会计确认基础。但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在“新公共管理”(New Public Management)理念的推动下,一些发达
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加快和信息经济时代的来临,企业的并购行为呈现市场化、规范化、国际化的趋向,尤其是随着产权交易市场和股票市场的发育和逐步成熟。企业资本经营的方式
坚持在高校专业课中渗透与延伸思想政治教育,不断增强高等艺术院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提高艺术类大学生的综合素质,既是实现高校“课程思政”的必然考
施工企业工程造价管理的目标就是利用科学管理方法,合理确定造价和有利控制造价,以提高施工企业的经营效果。
有文献表明,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工程,它的实施进度与好坏可以影响,甚至决定了“十五”计划这一个确定的文化建设目标能不能按照预期圆满完成,这一文化
品德问题通常情况下和日常生活环境存在着比较密切的关系,所以小学品德教学的过程中不能离开日常环境,应该在课堂上充分的融入生活,这样才能利于学生更好地掌握品德知识,培养小学
在当前的小学语文教学中,由于教师教学模式的单一化与教学方法缺少创新性等问题,导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不仅学生的语文表达能力等得不到良好的培养,还直接影
清朝没有以对外贸易法或海外贸易法命名的专门规范与管理对外贸易的法律法规,但《大清律例》、《大清会典》及事例、各部院《则例》、皇帝在对外贸易方面的敕诏谕旨和经过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