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食管鳞癌患者的生存受多个因素的影响,本研究对食管鳞癌患者的多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和多因素分析,得出影响生存的预后因素,同时寻找影响预后的食管病变长度的最佳分割点,并探讨钡餐造影与内窥镜测量食管病变长度是否具有相关性。方法:收集了从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胸外科收治的235例行食管癌根治术的食管鳞癌患者,所有患者均做了完整的术前检查,包括全身体检、血液学检查、内窥镜、食管钡餐造影、颈胸腹部CT、颈腹部彩超等,经严格入组后有172例患者符合标准,分析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钡餐造影中病变长度、胃镜中病变长度、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等多个因素对预后的影响,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软件包分析。ROC曲线确定食管病变长度影响预后的最佳分割点。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两组以上采用方差分析;不服从正态分布的计量资料,采用Wilcoxon秩和检验。计数资料的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生存率的估计采用Kaplan-Meier法,生存曲线之间的比较采用log-rank检验。Cox回归模型多因素分析显示生存的预后因素。P<0.05被认为有统计学意义。结果:1)利用ROC曲线得出钡餐造影中食管病变长度影响预后的最佳分割点为5cm。2)采用秩和检验分析得出内窥镜与钡餐造影测量食管病变长度具有相关性(P<0.001)。3)将患者分为造影中病变长度>5cm和≤5cm组,研究病变长度与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胃镜中长度、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G分期的相关性,结果显示食管病变长度大于5cm的食管鳞癌患者较小于5cm的患者T分期(P<0.001)和N分期(P=0.026)要晚,G分期要高(P=0.029)。4)将患者分为术后远处转移组和无远处转移组、术后淋巴结转移数目≤3个、>3个组和无淋巴结转移组、挽救性治疗组和无挽救性治疗组,LogRank检验结果显示是否发生远处转移、是否行挽救性治疗对患者的生存率无影响;术后淋巴结转移>3个的患者生存率低于≤3个的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淋巴结转移≤3个的患者生存率低于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对所有患者的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钡餐造影中长度、胃镜中长度、肿瘤组织分化程度、T分期、N分期多个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术后的T分期、N分期和术前钡餐造影中食管病变长度为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预后因素,三者对生存影响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006、0.002和<0.001。6)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术后T分期、术后N分期和钡餐造影中食管病变长度为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三者各自增加一级,死亡风险均会明显增加。7)是否戒烟酒给予Kaplan-Meier检验,结果显示是否戒烟和是否戒酒的生存曲线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8)本研究中患者的1、2、3、4、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68.0%、54.0%、49.0%、44.0%、40.0%,中位生存期45.6个月。结论:钡餐造影中食管病变长度影响预后的最佳分割点为5cm,内窥镜与钡餐造影测量食管病变长度具有相关性。术后T分期、N分期和术前钡餐造影中食管病变长度为影响食管鳞癌患者生存的独立预后因素,>5cm的食管鳞癌患者较≤5cm的患者肿瘤外侵明显(T分期),较易出现淋巴结转移,肿瘤分化程度高,生存率差,且淋巴结转移数目大于3个的较小于3个和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预后差,且是否出现远处转移、是否戒烟酒对患者生存无明显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