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用CRISPR/Cas9创制甘蓝型油菜紫黄质脱环氧化酶BnaVDE基因突变体

来源 :安徽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rryliu198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油菜菌核病是甘蓝型油菜中由核盘菌引起的常发性真菌病害。目前,对甘蓝型油菜菌核病的防治手段主要是农业防治和物理防治。核盘菌与植物的互作过程中会分泌草酸盐,使植物组织酸化,叶绿体类囊体腔p H降低,增加紫黄质脱环氧化酶(Violaxanthin de-epoxidase,VDE)活性,降低紫黄质含量,促使ABA积累减少,导致植物气孔开放、胼胝质和ROS减少,增加植物对核盘菌的敏感性。本研究基于BnaVDE的结构特征,利用CRISPR/Cas9基因编辑技术对BnaVDE基因进行敲除,创制BnaVDE突变株,探索BnaVDE在甘蓝型油菜与核盘菌互作机制中的功能。主要结果如下:1)BnaVDE具有VDEs家族的三个保守结构域。BnaVDE具有Bna A06.VDE和Bna C05.VDE氨基酸同源序列,将Bna A06.VDE和Bna C05.VDE与拟南芥、水稻、烟草的VDE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发现Bna A06.VDE和Bna C05.VDE均具有VDEs家族的三个保守结构域:N-末端富半胱氨酸结构域、脂质转运蛋白结构域和C-末端富谷氨酸结构域;且VDE氨基酸序列的同源性在60%以上,说明VDE氨基酸序列在进化发育过程中比较保守。2)BnaVDE基因在油菜各组织中均有表达。对甘蓝型油菜各组织(根、茎、子叶、茎叶、莲座叶、花、花蕾和角果)中的Bna A06.VDE和Bna C05.VDE进行表达水平分析,结果表明Bna A06.VDE和Bna C05.VDE在甘蓝型油菜的各个组织中都有表达且存在差异,在叶片中表达水平最高。3)甘蓝型油菜BnaVDE突变株的获得。将CRISPR/Cas9体系通过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对BnaVDE进行突变。获得37株Bna A06.VDE转基因植株,阳性率为63.79%;31株Bna C05.VDE转基因植株,阳性率为83.78%和3株Bna A06C05.VDE转基因植株,阳性率为10.71%。其中,获得13株Bna A06.VDE纯合突变株,突变率为35.14%;5株Bna C05.VDE杂合突变株及9株Bna C05.VDE纯合突变株,突变率为45.16%。对T0代突变株A1、A46、C20、C25和C34进行q PCR分析,发现在A1和A46突变株中,Bna A06.VDE的表达量下调;在C20、C25和C34植株中,Bna C05.VDE的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4)BnaVDE参与甘蓝型油菜对核盘菌的抗性。对甘蓝型油菜WT植株叶片接种核盘菌及q PCR分析,发现Bna A06.VDE和Bna C05.VDE表达水平均显著下调;对C20和WT接种核盘菌的结果显示,C20和WT的病斑面积在12 h时无显著差异;在24 h、36 h和48 h时,C20的病斑面积显著小于WT。综上,BnaVDE具有VDEs家族的三个保守结构域,且BnaVDE参与甘蓝型油菜对核盘菌的抗性。本研究通过CRISPR/Cas9技术创制BnaVDE突变株,为后续探索BnaVDE在甘蓝型油菜抵御核盘菌侵染过程中的功能提供实验材料及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蚜虫是重要的农业害虫,常见的有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桃蚜(Myzus persicae)和玉米蚜(Rhopalosiphum maidis)等,对小麦、玉米、烟草、甘蓝等作物生产造成严重危害。近年来蚜虫已经对化学农药产生了抗药性,因此生物防治越来越受到重视。目前,刀孢蜡蚧菌(Lecanicillium psalliotae)是一种对蚜虫具有较高毒力的昆虫病原真菌,在蚜
学位
在植物的生命周期过程中时常会遭遇外界某些生物或非生物因子带来的逆境损害,产生异于常态的症状。水稻作为主要世界性粮食作物之一,在其生产过程中也会受到一系列病原微生物的侵扰,严重限制水稻输出产值及品质质量。所以,发现相关抗性基因,培育抗性品种在水稻栽培以及病害防控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实验建立在先前研究中发现杜仲内生菌DZSY21能够在玉米B73品系植株中稳定定殖并提高玉米对某些玉米病害的耐受性,
学位
禾谷缢管蚜(Rhopalosiphum padi)是我国主要的小麦害虫,被列入一类农作物病虫害名录。研究发现禾谷缢管蚜长时间在根茎部、麦苗下部叶鞘处取食为害,随着温度的升高,蚜虫会迅速繁殖并扩散蔓延至整株麦苗。并且所有蚜虫体内存在一类专性共生菌Buchnera aphidicola,被称为初级内共生菌,占内共生菌的主体部分且与寄主蚜虫互利共生,具有为宿主提供营养物质、改变寄主生殖特性以及影响宿主其
学位
课题组前期从马唐病叶中分离到一株致病真菌Epicoccum sorghinum,属于子囊菌门,格孢腔目,附球菌属。该致病菌可以快速侵染并杀死马唐幼苗,其主要活性次生代谢产物Epoxydon具有良好的除草活性,具有开发为生物源除草剂的潜力,明确Epoxydon在真菌体内的生物合成途径是对其进行后续研究和应用的基础。为筛选参与Epoxydon生物合成的相关基因,本研究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E.sorgh
学位
亚洲镰孢菌(Fusarium asiaticum)可以侵染各个发育阶段的小麦,引起小麦赤霉病及茎基腐病的发生,严重降低我国小麦的产量与品质。目前对于该病原菌的防治主要依赖化学药剂,不仅逐年增强病菌的抗药性,也会对环境和食品安全产生负面影响。生物防治以其绿色、安全等优势逐渐引起关注,关于F.asiaticum拮抗菌的研究日益增多。本研究就亚洲镰孢菌拮抗菌的分离鉴定、生防机制、防治效果、生防菌剂等进行
学位
绿僵菌(Metarhizium spp.)是一种普遍应用于农业生物防治中的害虫病原菌,同时有抑制植株病原菌、促进植株繁殖的优点。但是现阶段,绿僵菌在农业生物防治中具有杀虫速度慢和抗逆能力差问题。因此,有必要继续探究分析绿僵菌生长发育、抗逆性、致病力的可能作用机制,这将对绿僵菌在生物防治中的广泛应用具有重要意义。泛素-蛋白酶体系统(Ubiquitin-Proteasome System,UPS)存在
学位
拟地甲又称拟步甲或伪步行虫,我国常见拟地甲主要有蒙古拟地甲(Gonocephalum retiulatum)、网目拟地甲(Opatrum subaratum)和二纹土潜(Gonocephalum bilibneatus)。在四川省烟草种植区,土栖类拟地甲严重危害烟草,尤以烟苗受害最重。目前,四川植烟区的拟地甲种类不明确,与之相关的生物防治措施也少见报道。因此,本研究从四川凉山州的植烟区采集供试昆虫
学位
茶树(Camellia sinensis(L.)O.Ktze.)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种子可以榨油,其木可用于雕刻,叶子具有养生、延缓衰老等功效,是茶树上最具经济价值的部分。近年来,随着茶树种植范围的扩大,茶树病害的危害面积和危害程度均显著增加。其中,茶树轮斑病是茶树重要叶部病害之一,该病主要危害成叶,老叶及嫩梢,严重时导致茶树叶片大量脱落造成整株死亡,不仅降低了茶叶的产量,还严重影响茶叶品质。本
学位
玉米,作为目前世界上最重要的农作物之一,具有很高的食用、制造和经济效益价值,而随着它的生长,各种病原菌的攻击不可避免地影响其产量和质量。因此,挖掘植物体内潜在抗病基因并探究其作用机制,对玉米抗病育种具有重要意义。课题组前期通过生物信息学方法预测筛选得到玉米ZmGLP1抗病候选基因,将其在拟南芥中过表达,通过将种子铺在含有潮霉素的MS培养基筛选获得T1代植株,进一步在分子水平验证、扩繁,获得T3代阳
学位
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属于半翅目飞虱科,作为刺吸式农业害虫,能够吸食水稻、玉米等作物叶片汁液造成直接危害。同时,灰飞虱还能传播多种病毒病给农业生产带来间接危害。新型介离子杀虫剂三氟苯嘧啶通过快速抑制乙酰胆碱诱导的离子流阻断神经信号传导而杀死害虫,是目前唯一能抑制而非激活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n ACh R)的化合物,能够高效防控各种稻飞虱。本文通过生物测定发现雌雄灰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