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免疫学检测技术是对微生物代谢产物及其衍生物的重要分析方法。本论文依据目前国内外食品安全与农兽药资源筛选开发中,对有毒有害微生物代谢产物残留快速检测和微生物天然产物筛选开发的热点,开展了玉米赤霉醇(ZER)和米尔比菌素肟化物(MILO)免疫学检测技术研究,主要内容包括ZER和MILO半抗原的设计,人工抗原合成,多克隆抗体制备和相应的ELIsA检测方法的建立,取得结果如下: 1.对玉米赤霉醇16号位羟基进行改造,设计合成了模拟玉米赤霉醇特征结构的半抗原——ZER-16-羧丙基醚。并用混合酸酐法将其与载体蛋白BSA连接,用于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制备的抗血清效价达1:102400。以活性酯法合成的包被抗原建立间接竞争ELISA检测方法(CI-ELISA),对玉米赤霉醇的线性检测范围在18.39~1744.70ng/mL,最低检测限(I10)为8.61ng/mL。抗体对甲醇有一定耐受能力,待测样品中甲醇含量不易超过10%。抗体与同系的真菌毒素玉米赤霉烯酮的交叉反应率为1.35%。对水样中的玉米赤霉醇进行添加回收试验,样品加标回收率在90%~115%,变异系数为1.75%~7.02%。 2.用琥珀酸酐法对米尔比菌素肟化物C5位羟基进行化学改造,合成了半抗原MILO-5-琥珀酰半酯,再将其用碳化二亚胺法与载体蛋白进行偶联制备人工抗原。以MILO-5-琥珀酰半酯与BSA的偶联物免疫新西兰大白兔获得多克隆抗体,抗体效价达1:12800;建立的CI-ELISA检测方法,线性检测范围在16.00~4394.18ng/ml,最低检测限(I10)为6.28ng/mL。对结构类似物阿维菌素B1,伊维菌素B1交叉反应率均小于0.1%。 以上结果表明,制备的玉米赤霉醇抗体适用于对ZER残留的快速筛选检测,而MILO抗体有潜力用于构建MIL生产菌株的高通量免疫筛选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