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食管癌居全球恶性肿瘤相关死亡原因的第八位,我国又是食管癌的高发区,绝大多数为鳞癌(esophage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ESCC),其分布地区变异性很大,河南、河北、山西等省份较多见。尽管近年来大量研究试图探讨ESCC的发病机制,关注早期诊断、治疗方式和策略,但是迄今为止,ESCC病因和发生发展机制仍不十分明确,对其早期诊断和治疗仍没有突破性进展,仍是严重威胁人们生命的重要恶性肿瘤之一,中、晚期患者的5年生存率仅为10%~15%。所以,对ESCC发生发展机制的深入揭示是早期诊断和治疗食管癌、提高患者生存的关键。长链非编码RNA(Long non-coding RNA,Lnc RNA)是一种无或具有少数蛋白质编码功能的长链非编码RNA,真核细胞基因转录而来,主要参与X染色体沉默,基因组印迹以及修饰染色质的过程的调控,包括转录因子的激活,干扰转录,核内物质靶向运输等多种重要的调控过程,不只是承担遗传信息传递过程中载体的角色而更多的承担了各种调控功能。研究表明长链非编码RNAH19是H19基因的成熟编码产物,在膀胱癌、肾癌、胃癌、胰腺癌等多种肿瘤组织中高表达,在肿瘤组织的增殖、凋亡、浸润及转移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本研究中应用q RT-PCR检测68例接受根治术治疗的ESCC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Lnc RNA H1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Lnc RNA H19表达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目的通过检测ESCC中非编码RNAH19的表达探讨长链非编码RNA H19在食管鳞癌(ESCC)中的表达与及意义。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 RT-PCR)检测68例接受根治术治疗的ESCC患者癌组织及对应癌旁组织中Lnc RNA H19的表达水平,并分析Lnc RNA H19相对表达水平与ESCC患者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的关系。结果1.Lnc RNA H19在70.6%(48/68)的ESCC组织中表达上调,且Lnc RNA H19在癌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配对癌旁组织(P=0.016)。2.Lnc RNA H19的相对表达水平与病人性别、年龄、T分期、淋巴结状态、组织学、分级TNM分期等均无关(P>0.05)。3.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Lnc RNA H19高表达组患者的疾病无进展时间(DFS)及总生存时间(OS)显著缩短(P=0.026、P=0.040)。多因素回归分析临床病理特征及Lnc RNA H19表达水平对DFS和OS的影响结果显示,Lnc RNA H19表达水平对DFS和OS的风险比(HR)分别为0.515(95%CI:0.287-0.924,P=0.026)和0.504(95%CI:0.265-0.961,P=0.038)结论1.Lnc RNA H19在食管鳞状细胞癌中表达水平升高。2.Lnc RNA H19高表达与ESCC预后差有关,有可能成为接受根治术治疗的ESCC患者的预后新指标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