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应力条件下饱和砂土剪切特性及本构模型的试验研究

被引量 : 65次 | 上传用户:fostervf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液化和剪切破坏是在海浪作用下砂质海床失稳的两种主要形式,与循环波浪荷载所引起的超孔隙水压力的上升、发展、扩散与消散过程密切相关。而实际中天然海床土体是原生各向异性的,同时初始应力往往也处于各向非均等状态,进而遭受波浪荷载等所引起的动应力的瞬时或循环作用。饱和弹性孔隙介质理论分析表明:波浪荷载在海床中所产生的循环应力的主要特点之一是正应力偏差与剪应力所形成的循环偏应力的幅值保持不变,而主应力方向发生了连续旋转。另外,海洋建筑物下地基内各部位处土单元的应力状态是各不相同的。例如,沿着某一潜在滑动面上各点的初始主应力方向随其位置而改变。因此,在海床与海洋建筑物地基稳定性评价中,必须考虑各向非均等初始应力状态和复杂的循环应力变化模式对砂土变形与强度特性的影响。然而,由于土工实验技术的限制,三轴剪切试验和扭转剪切试验等传统的土工试验方法无法实现上述的复杂初始应力条件和加载模式。为此,大连理工大学于2001年起对于自日本诚研舍株式会社引进的“土工静力—动力液压三轴—扭转多功能剪切仪”进行了不断的开发与完善。这套新的土工实验系统可以同时施加和独立地控制轴向压力W、扭矩MT、外室压力Po与内室压力pi及其组合,由此可重现土在不同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固结与剪切加载路径。以此为基础,本文针对饱和松砂,通过大量的各种复杂应力条件下的土工试验,对单调、循环剪切条件下饱和松砂的变形与强度特性进行了比较全面而系统的探讨,进而以现代弹塑性理论为基础,将通过试验所得到的一般性经验模式与弹塑性模型相结合,发展了能够考虑初始物理状态与应力状态联合效应的砂土弹塑性本构模型,并提出了相应的本构模型参数实用确定方法。 为了探讨初始固结主应力方向、中主应力系数和初始偏应力比及相对密度等初始应力状态和物理状态对饱和松砂工程特性的影响,同时为了对单调与循环加载条件下砂土的剪切特性进行对比分析,针对均等固结和三向非均等固结等不同的固结条件,分别进行了单调或循环的扭剪试验、轴向—扭转双向耦合剪切试验。 在单调剪切试验中,分别针对给定的初始主应力方向角、中主应力系数、平均主应力,改变其它初始应力状态参数,通过试验探讨了各种因素对饱和松砂单调剪切特性的单独影响。通过试验考察了初始主应力方向、中主应力系数及相对密度等各种因素对有效应力路径、应力—应变关系、有效内摩擦角的影响,并基于推广的SMP准则、广义Mises准则和广义双剪应力准则等各种强度理论,对不同中主应力条件下饱和松砂的抗剪强度进行了理论分析。试验研究表明,饱和松砂在不排水条件下的有效应力路径及应力—应变关系等剪切特性似乎不依赖于初始中主应力系数,而初始大主应力方向与相对密度对饱和松砂的不排水剪切特性具有显著的影响。在不排水条件下,大主应力方向与轴向之间的夹角α越大,相对密度越小,应力—应变关系显示出更明显的剪缩特性或应
其他文献
中国的黄金矿业在以往的十年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从过去高度管理的限制性行业逐步转变为现在试图鼓励外资进入的行业,本文简单回顾了外资投资中国金矿业的历史沿革和现状,
广告在当今国际交往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广告主总是竭尽全力创造出各具特色的中文广告妙语以最大程度地吸引受众。但由于中英两种语言文化
分销渠道是企业完成其产品(服务)交换、实现价值、产生效益的重要载体。面对复杂多变市场环境,特别是激烈的竞争和快速发展的信息科技挑战,如何使公司生产的产品更快捷、方便
改革二十多年来,作为中国四大深水港之一的宁波港发展势头良好。2004年宁波港货物吞吐量超过2.2亿吨,仅次于上海港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集装箱吞吐量突破400万TEU,居中国大
电厂的一个重要组成系统是输煤系统,现在的输煤系统一般都采用PLC系统、DCS系统进行控制,主要由翻车机给料带、输煤皮带、犁煤器、碎煤机等一系列设备组成,其中皮带系统是输
汽车产业的蓬勃发展,为企业带来了丰厚的利润回报。汽车企业也借此机会加速了自身的发展,扩大生产规模,增加销售网点,或投资于利润更为丰厚的产业。企业发展的同时,也为企业
本论文主要考察的是从20世纪20年代开始到1945年解放为止期间,殖民地韩国接受鲁迅的过程及其具体的接受方式,并将鲁迅的文学世界如何对亲日派的李光洙、左翼作家韩雪野以及民
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了改革开放的大政方针后,经济体制改革措施不断出台,生产关系逐渐理顺,被人为抑制多年的民营经济开始了飞速的发展,与这种状况不相协调的是,正规金融体系
桥梁建设方案优选需要考虑使用功能、技术、经济、美观和社会等诸方面的因素以及各方面的相互影响,通过对各个方面的综合论证,提出可行的方案,利用模糊综合评判与灰色系统理
在建筑的发展史上,建筑的空间形态以其独特的魅力占据了重要的地位。它以其独特的艺术语言使建筑具有迷人的魅力。本文从多个方面对建筑空间形态做了分析和研究。力求找寻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