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以北京市近郊区的西山林场静福寺林区和市中心的地坛公园内为研究地,对比了不同地点的鸟类群落结构差异。并从时空尺度上分析鸟类群落多样性、复杂性等的动态变化。对比香农-维纳指数,提出了群落多样性和复杂性衡量的指标,同时探讨影响群落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因素。研究借鉴了生态复杂学的理论和方法,创新地应用于鸟类群落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生态学意义。研究采取样线法和样区相结合的方法,根据生境划分不同的区域,对鸟类群落展开调查,主要结果如下:1.2014年至2015年,西山静福寺林区鸟类共计67种,隶属7目26科。对比2011-2012年调查,增加了2种,减少了1目1科。西山鸟类以鸣禽为主,占69%,猛禽次之,陆禽最少。区系组成以古北界为主,占61%,其次是广布种和东洋种,分别占27%和12%。优势种7种,即喜鹊、大山雀、大嘴乌鸦、灰喜鹊、红嘴蓝鹊、棕头鸦雀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0种,北京市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分别为6种、24种,“三有”鸟类26种。落叶阔叶林鸟类群落复杂性和多样性最高,群落最稳定,针叶林结构复杂性最高,针阔混交林复杂性和多样性最低。落叶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相似度最低。2.2013年1月至2015年3月,地坛公园鸟类总计43种,隶属7目20科,对比2012年调查,增加了1目1科7种。公园以鸣禽为主,攀禽次之。区系组成与西山相似,以古北界为主,占61%,其次是东洋界和广布种,分别占23%和16%。公园以留鸟和夏候鸟为主,分别占44.1%和23.3%。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鸟类1种,北京市一级、二级保护鸟类分别为8种、15种“三有”鸟类27种。优势种8种,均为伴人的鸟种。群落丰富度在春秋迁徙季节达到峰值,群落多度在秋季最高,春季最低。春秋迁徙期群落结构最不稳定。根据生境划分5块区域,区域1苗圃区鸟类群落的丰富度和均匀度度最高,优势度最低,群落结构最稳定。区域2侧柏林丰富度最低,多度最高,优势度最高。区域5针阔混交林人为干扰最严重,多样性较低。区域2和区域5的相似性最低。3.本研究结果验证了群落总复杂性L(S)、无序复杂性H12以及香农-维纳指数H1的重要影响因子为丰富度、优势度和均匀度。群落总复杂性、无序复杂性以及香农-维纳指数随均匀度和丰富度的增加而增加,随优势度的增加而降低。4.本研究结果验证了结构复杂性△S(12)的关键影响因子为丰富度、优势度、香农-维纳指数,其中丰富度与结构复杂性呈极显著正相关,对其影响最大。丰富度越高,结构复杂性越高;优势度越高,结构复杂性越低。5.在本研究中,群落的香农-维纳指数与总复杂性相关性接近1,对总复杂性的影响很大可以完全决定总复杂性。但群落的结构复杂性和无序复杂性相互独立,无明显相关,不能用无序复杂性测度结构复杂性。结构复杂性更适合用总复杂性与无序复杂性的差值测度。6.在本研究中,群落总复杂性由无序复杂性、结构复杂性共同决定,无序复杂性对总复杂性的贡献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