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花生作为优质食用油主要油料品种之一,其生产在国民经济中具有重要的意义。花生易受潮变霉,产生致癌性很强的黄曲霉菌毒素(Aflatoxin,AF)。黄曲霉菌毒素可引起中毒性肝炎、肝硬化、肝癌。这种毒素耐高温,不易分解,不仅对人类的健康造成很大的威胁,若进入饲料中,对畜牧业也会造成冲击,直接影响到我国的国民经济以及进出口贸易。本研究率先开展了花生荚果际(花生荚果周围2mm的区域)中高效拮抗寄生曲霉的生防细菌的筛选。对从花生荚果际中初步筛选出的333株活性细菌进行复筛,共筛选出195株对寄生曲霉具有抑制作用的细菌,纯化后得到227株菌,对这227株菌再次筛选发现,GY(Glucose和Yeast extract,葡萄糖酵母粉)平板抑菌率最高可达75.3%,PGY(添加花生提取液的GY)平板上抑菌率最高可达72.4%。GY中有8株菌抑毒率几乎为100%;PGY中YGP2-1(黄)和YGP2-2(黄)抑毒率高达88%。50%的菌株在PGY上的抑菌效果好于GY抑菌效果,27%的菌株在PGY上的抑毒率高于GY抑毒率,同时,15株菌在PGY和GY平板上抑毒效果差异不显著,但其抑毒率均在50%以上,18株菌在PGY培养基平板跟GY培养基平板上的抑菌率差异不大,但都在60%以上。对纯化后有活性的197株进行形态鉴定发现活性菌株中革兰氏阳性菌有101株菌,其中含有芽孢的有34株菌,其余96株菌为革兰氏阴性菌。阳性菌中有100株杆菌和1株球菌,阴性菌中有37株杆菌和59株球菌。对其中的22株生防细菌进行16S rDNA全序列分析后确认分别属于4个属,这4类已知属分别为芽孢杆菌属、产碱菌属、布克氏菌属、肠杆菌属。其中芽孢杆菌属最多,占78%为优势属,其余3个属的占22%。进一步分析得到9株属于枯草芽孢杆菌,7株属于蜡状芽孢杆菌,1株属于短小芽孢杆菌,2株属于洋葱布克氏菌,2株为粪产碱菌,1株为阴沟肠杆菌。选取37株用液体PGY培养基进一步进行活性研究发现,37株菌的发酵上清稀释到原液的5/6时对寄生曲霉NA突变株产生NA(Norsolorinic acid,黄曲霉毒素的前体物质)的抑制率在70%以上的有24株,其中9株抑制率为100%;对菌丝体抑制率在60%以上的有19株,其中9株抑制率在90%以上。在发酵原液对花生抗寄生曲霉侵染试验中发现,发酵液上清在第3天时对NA的抑制率在80%以上的有9株菌。本研究所使用的菌种筛选方法具有简便快速高效的特征,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的活性验证方法更利于以后的工业化生产,同时所获得的生防细菌为黄曲霉毒素生物防治的进一步研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