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对既往文献的归纳整理,结合我院病例资料,探讨多系统萎缩(MSA)患者的影像学、临床特征与临床诊断及分型之间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我院近3年来拟诊为多系统萎缩的50例病人(根据2008年MSA诊断标准),总结归纳其临床表现、影像学(MRI)特点,根据MSA最新分型进行对比,并结合相关文献总结分析。 结果: 50例病人中,MSA-C型34例,MSA-P型16例,根据已有病例资料,对收集病例中性别、起病年龄、临床症状、体征等进行描述性分析及分组统计,发现两分型之间在小脑性共济失调(眼震、指鼻轮替试验异常)、锥体外系表现(运动迟缓、肌张力增高)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其中小脑性共济失调体征更倾向MSA-C型诊断。同时对头颅MRI存在异常的患者进行统计并分析比例(84%头颅MRI异常,72%脑干萎缩,74%小脑萎缩,52%十字征),发现小脑+脑干萎缩、小脑萎缩、脑桥十字征在两型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前述诸影像学特点更支持MSA-C型诊断)。 结论: 性别、起病年龄对MSA的临床分型无统计学意义,小脑性共济失调更支持MSA-C型的诊断,同时,小脑萎缩、小脑+脑干萎缩、小脑萎缩及脑桥十字征等对分型亦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此次病例统计分析不难发现,影像学检查的发展有助于改善MSA难以早期确诊的现状以及协助分型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