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城市土地利用变化时空分析与建模研究——以深圳市为例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uanhezy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重点关注人与土地资源在时空维度下的相互作用关系,是研究环境变化同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前沿课题。针对典型区域的个案分析是认识和了解其变化规律的重要途径。在众多特征区域中,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受到经济、政治等人为因素的影响尤为明显。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高速增长,各地城市都相继进入了高速化的发展阶段。如何正确认识和把握城市土地利用的变化规律,对于协调城市内部结构关系、优化土地资源管理、保证城市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文选取中国特区城市之一的深圳市作为研究区,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与建模过程中所遇到的诸多问题分别进行研究和讨论。取得如下成果:   1.土地利用数据主体基于政府部门历年变更调查数据,通过GIS技术进行空间配准生成矢量图和对应的栅格数据。并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TM数据对缺失的年份数据进行增补。对于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力因子,则通过GIS的特征提取以及空间插值等技术获得诸如交通、景观、人口、地形等不同方面共8个配套因子图层,构建了统一的土地利用变化数据集。   2.针对土地利用变化分析,本文基于地理数据的时空特性从时间维度和空间分布两个方面分别进行讨论。集成动态度指数、土地利用综合程度指数、变化转移矩阵以及土地变化综合动态指数、GIS叠加分析、空间自相关分析等一系列模型,对土地利用时空变化进行深入解析,从定性到定量、全局到局部的不同角度解释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特征和规律。结果表明深圳1996-2008年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呈现不同特点。   3.运用二元逻辑回归和多元逻辑回归方法对研究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的驱动因素进行建模分析,重建了土地利用受驱动力因子影响的动态演变过程,定量描述了各主要因子在城市土地利用变化中所起的作用和影响。利用准确度和灵敏度两个系数对模型整体拟合结果进行评价。针对逻辑回归模型处理空间数据上的不足,本文基于空间马尔科夫链原理和路径依赖理论构建了变化路径树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变化路径树模型对提高传统逻辑回归模型的预测精度有所帮助。  
其他文献
自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保持了三十多年的强劲经济增长。GDP增长率在1979-2008年间平均为9.8%。但长期以来,中国的经济增长也呈现出粗放增长的特点,主要表现为经济增长由
学位
生态风险评价是当前研究区域发展与生态环境之间关系的新颖理念与方法,当前对于生态风险理论机制的研究还处在起步发展阶段,这也是生态风险评价方法一直未有突破的主要因为。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作为气候敏感指示器的冰川响应十分明显,近年来,大量研究表明冰川在气候变化、水资源、海平面上升、冰川灾害等方面担任着重要角色,在全球变化中的作
凌霄是中国画里常见的题材。这幅作品,是作者通过写生而感悟的创作画,画面生动自然,暖花,冷叶,叶聚,花散,形式感很强,凌霄下泻之势指向主题,借小鸟的视线使画面下泻之势有了
棉田高效立体种植是指棉田不同作物构成的复合群体在时空上的充分利用,以提高土地生产力,提高植棉产量和效益。2008年以来,江苏省泗阳县李口镇农业技术推广站开展了棉花与蔬
积雪是气象学和水文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在研究全球气候变化、大尺度径流估算与积雪灾害监测等方面都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具有穿透能力强,全天时,全天候观测,覆盖周期
由于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水土流失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的环境问题,我国是土壤侵蚀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进行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尤其是区域尺度的土壤侵蚀定量评价,对于水土保持规划
学位
本文以松嫩平原西部为研究对象,分别于2015年4月中旬作物播种前和10月初作物收割前进行了两次野外样品采集,通过室内理化实验分析获取得到研究区的土壤数据,通过MODIS时间序列提
通过对沪深基金市场中开放式基金分拆的研究表明,分拆常常发生在价格较高的基金里,而分拆前后基金的收益、股东数目以及所有权特征与同期没有分拆的匹配基金相比没有差异;此外,对开放式基金货币幻觉、基金断流、持续营销三个假说的检验证明,货币幻觉假说不成立,基金断流、持续营销假说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