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全文由六章组成。
第一章导论本章首先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提出了本文的研究问题,阐述了选题的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接着作了文献综述,然后对研究思路、研究设计、论文结构作了说明。
第二章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的理论分析本章对投资者、投资者权利与独立审计的投资者保护作用进行了界定,分析了独立审计保护投资者的动因,指出投资者保护是独立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独立审计客观上具有保护投资者的作用,论述了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效果及其衡量以及影响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效果的因素,提出了强化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的措施。
对一个上市公司而言,股权融资和债权融资是两种主要的外部资金来源,因此股东和债权人是公司最重要的投资者。投资者的权利需要得到保护。契约论和法律论指出了投资者保护机制的不同方面,两者相互补充。
投资者权利与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相对应。只有当经营者履行了其受托经济责任,投资者权利才得到保障。独立审计具有监督、鉴证、评价、控制四大职能,通过独立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控制,使内部人损害投资者的行为得以被控制、企业信息得到分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独立审计职能客观上具有保护投资者的作用。
投资者的需求是独立审计保护投资者的内在动因,法律的规定是独立审计保护投资者的外在动因,保护投资者己成为注册会计师的法律责任。
投资者保护是独立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独立审计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产生,独立审计模式的发展也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指引,投资者的利益需求是审计界生存的基础,满足投资者的期望是注册会计师努力的方向。
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效果是指独立审计机构和注册会计师依据一定的规范对受托经济责任的运行过程及结果进行制约和监督并报告所产生的保护投资者权利的实际结果。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效果可通过建立指标体系来衡量。
独立审计的投资者保护作用要转变为实际的效果,取决于独立审计行业内外部的合力,影响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效果的因素有注册会计师的独立性、注册会计师的执业技能与职业谨慎、外部法律监管机制等。目前,独立审计的投资者保护效果不佳,审计委托人缺位导致独立审计对投资者的保护不足,法律责任过轻使“维护社会公众利益”的职业定位流于形式。因此,强化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作用的措施包括完善委托方参与途径、完善法律监管体系、加强行业自律等措施。
第三章独立审计对股东权益的保护—来自股权代理成本的证据在公司层面上,投资者保护问题转化为代理问题,投资者保护转化为如何降低代理成本的问题。
本文认为,高质量的审计意味着对企业管理层监控力量的增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理的道德风险、企业的在职消费和效率损失的降低,故其股权代理成本下降、代理效率提高。所以,上市公司的股权代理成本应该与审计质量负相关,上市公司的代理效率应该与审计质量正相关。本章将独立审计视为公司治理结构的组成部分,以相对管理费用作为股权代理成本的观察变量,以资产周转率作为代理效率的观察变量,控制了其他公司治理结构要素的影响,检验了国际“四大”、本土”八大”会计师事务所、非标准审计意见与相对管理费用、资产周转率及其变动值的关系。检验结果表明:审计意见具有投资者保护效果,大会计师事务所的投资者保护效果并不显著优于小会计师事务所。
第四章独立审计对债权人权益的保护—来自债务代理成本的证据债权人是公司重要的投资者,对其利益的保护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按照代理理论的分析框架,由于企业内部人与债权人之间利益的不一致,企业内部人会侵害债权人的利益,从而产生负债代理成本。独立审计是降低债务代理成本的机制,经过审计的财务报表可以用来对债务契约进行监督(WattsandZimmerman,1986),从而起到保护债权人的作用。
本文认为,高质量的审计意味着对企业更好的监督,会有效地降低信息风险,因此,作为企业债权人的银行会收取较低的贷款利率,商业信用的提供者也会采取较宽松的信用政策,表现为债务代理成本的下降。因此,债务代理成本与审计质量负相关。
对于非清洁审计意见来说,其中蕴涵的关于会计信息质量的修正意义能否起到适当的警戒作用,更是直接体现了审计作用的发挥程度。本文认为,非清洁审计意见报告对债权人是一个信号,如果商业银行能对此信号做出反应,则商业银行可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对增加的风险,商业银行要求更高的贷款利率或更苛刻的信用条件或提前收回贷款,商业负债的债权人会提前收回货款。
实证检验发现:国际“四大”与本土“五大”会计师事务所的债权人保护效果与“小所”不存在显著差异。但是,非清洁审计意见的预警作用得到证实:上一期的非清洁审计意见与公司的利息支出率、利息支出正相关,表明债权人能识别注册会计师以非清洁审计意见发出的预警信号并采取了相应的自我保护措施。然而,非清洁审计意见不能影响公司的负债规模。
第五章独立审计对降低投资者信息风险的作用——来自上市公司初次公开发行的证据在市场层面上,外部投资者是否认可独立审计的投资者保护作用,从而作出了相应的反应?
从投资者保护的角度看,在股票初次公开发行市场上,作为会计信息的生产和认证方,声誉更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在信息的生产和信息质量的认证过程中制定更为严格的标准并长期遵循,所以能提供更高质量的服务;高质量的审计服务能提供具有更高保障的财务数据,有效地降低首次公开发行公司和投资者之间的信息不对称。因此声誉高的会计师事务所能给投资者提供更强的保护,这时投资者所要求的股票初次公开发行初始收益率会降低,即高质量的审计更能有效降低股票初次公开发行抑价程度。本文认为,若独立审计的声誉效应存在,则表明外部投资者对独立审计的投资者保护作用是认可的。
本章考察了从中国股票市场开始以来到2002年度中国A股市场股票初次公开发行的初始收益率与会计师事务所声誉的关系。研究发现,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能显著降低股票初次公开发行初始收益率即能显著降低股票初次公开发行的抑价幅度,而本土“五大”会计师事务所并不能降低反而增加了股票初次公开发行的抑价幅度。这说明,在中国这样的新兴市场,国际“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而本土会计师事务所远未能建立其声誉。
第六章全文总结、政策建议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本章对独立审计投资者保护效果的实证检验结果作了总结,对检验结果进行了解释,并提出了相关政策建议。然后对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作了分析,最后指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本研究的主要观点有:第一,独立审计客观上具有保护投资者的作用。通过独立审计的监督、鉴证、评价、控制,使经营者的受托经济责任得到全面有效履行、损害投资者的行为得以被控制、企业信息得到分享,解决了信息不对称问题,所以,独立审计职能的发挥可起到保护投资者的作用。第二,投资者保护是独立审计产生与发展的根本原因。独立审计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而产生,独立审计的发展也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指引,投资者的利益需求是审计界生存的基础,满足投资者的期望是注册会计师努力的方向。第三,独立审计是信息披露制度的鉴证机制,独立审计可以提高信息质量、降低投资者的信息风险,从而保护投资者的知情权。第四,高质量审计能给予投资者更强的保护。高质量审计意味着对经营者监控力量的增强,这会在一定程度上抑制经营者的道德风险,企业的在职消费和效率损失降低,故其股权代理成本下降、代理效率提高。第五,审计意见具有保护投资者的作用。首先,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会对经营者形成压力,从而促使企业管理者努力经营,降低股权代理成本。其次,非标准无保留审计意见具有预警作用,有助于债权人及时采取自我保护措施。因此,审计意见具有保护投资者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