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模拟秸秆还田,研究秸秆还田对稻田水质的影响,结果显示:(1)所有处理组p H均出现上升、下降再上升变化趋势。空白组p H峰、谷值均高于秸秆组,且谷值先于秸秆组出现。各处理组极差为:空白组0.2,油菜组0.48,小麦组0.60。秸秆还田均使p H降低,不同秸秆处理之间差异不明显。秸秆配施污泥,前期p H均减小;后期p H变化与秸秆种类、污泥量有关,表现为与油菜秸秆配施时,p H随着污泥量增加而变大,与小麦配施时,则刚好相反。(2)稻田水TN总体变化趋势为下降。秸秆还田均能使TN浓度增加,同时期CN油菜>CN空白37.7%,CN小麦>CN空白14.2%,油菜秸秆作用大于小麦秸秆。秸秆配施污泥,TN浓度小幅度减小,TN浓度变化加快。污泥与小麦秸秆配施,NH3-N/TN减小,TN的转化更多以有机态氮存在,污泥与油菜秸秆配施,则刚好相反。植物生长是TN降低的主要吸收源,末期各处理组TN差异不大。(3)稻田水TP前7d迅速上升,之后降低。秸秆还田均能使TP浓度增加,同时期CP油菜>CP空白37.5%,CP小麦>CP空白57.5%,油菜秸秆作用小于小麦秸秆。秸秆配施污泥,TP浓度均进一步增加,CP油菜增加12.8%~29.1%,CP小麦增加15.9%~41.3%,污泥量越多,TP浓度增加越明显。